日前,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在中国留美经济学会2006年会上表示,尽管前5个月全国企业利润增幅达25.5%,但80%以上的新增利润集中在石油、电力、煤炭、有色金属等五大行业,其他30多个行业只分享了不到20%的利润,这说明绝大多数企业其实是处在微利、亏损的边缘。
根据邱晓华的分析,导致新增利润集中于5大能源行业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品出厂价与其原材料购进价格增幅之间存在的“剪刀差”: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只有2.6%,远低于工业原材料购进价格5.9%的增幅,从而使得企业成本增加了1000多亿元。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由于能源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个最基本要素,能源的紧张和价格上升直接引发了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这是近年来我国企业总体生产成本急速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
企业成本的上升当然会侵蚀其利润。在整个产业链中,由于下游加工制造业的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使得这些行业通过涨价转移成本的能力下降,而利润主要通过“剪刀差”向上游能源产业集中。出现这种情况,既是市场力量的结果,同时也是国家能源政策调整所致。
企业生产成本的攀升,标志着企业不可能再单纯依靠成本优势,而必须要由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注重技术创新。但要进行技术创新,首先面临着一个资金问题,也就是说,企业要有钱投入到研发中去。一般认为,企业的研发费用占其销售额的2%,企业才能基本生存;当达到5%以上时,才具有竞争力。如果整个行业利润基本上被能源等垄断企业拿走,其他企业利润很少甚至亏损,那么它们也就不可能把过多的资金去搞研发和创新。而对于垄断企业来说,由于通过涨价就可以轻松赚得滚滚利润,它更没有动力去进行什么研发和技术创新。实际情况也是如此。据统计,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占其销售额的比重平均仅为0.5%,发达国家则一般为3%。2004年,我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4%,而发达国家普遍在3%以上。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平均比重只有1%,比世界500强低2个百分点。目前大中型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0%。其中全部央企申请的专利量,还不敌国外一家大的跨国公司。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只有把握住新技术的制高点,才能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并能主动把研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效地收回创新投入,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导权。但如今,中国的垄断企业没有意愿去进行技术创新,其他企业则无力搞创新,这是我国企业竞争力普遍不强的一个基本因素。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是依靠低成本而生存和发展的,现在企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当企业利润急剧减少甚至无利可图时,企业如果没有应对的心理准备和具体措施,就只能减少投资和压缩生产,甚至停产歇业。毫无疑问,这将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就业。没有就业,就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不但会拉大贫富差距,而且对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是非常不利的,无疑会降低劳动力的素质,从而延续中国经济的粗鄙化。
所以,如果行业利润过于集中在能源等少数企业,将会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后果,特别是影响中国经济的竞争力。而今之计,从政府角度看,必须通过政策调整推动企业顺利应对过高成本的压力。这其中包括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社会成本和生产成本。当企业生产成本上升时,政府应该降低企业的社会成本,例如政府应该通过改革降低企业所支付的各种形式的审批费用等支出,尤其要解决乱收费问题,从而高效地为企业服务,使企业的社会成本下降。另外,要为企业提供更为便宜的公共产品,例如有些公共产品可以适当地降价,由财政承担一些因其涨价而引发的成本过速上升,并选择时机适当减少税赋,这样也可以变相降低企业成本。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