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城市商品房价格不断飙升吓退许多购房者情况下,一种低价“村证房”却格外受市民青睐。记者最近调查了河北省石家庄市10余个新开盘的“村证房”小区,几乎都看到了热闹的抢购场面。
农村集体用地所建房产不能成为经营性住宅,房屋买卖行为也是无效的。 换句话说,“村证房”产权得不到国家承认。许多人明知“不合法”,却仍然趋之若鹜。有房产专家指出,低价“村证房”是近年房地产业盲目扩张滋生的新现象,是市民抵制高房价的无奈之举,暴露了政府在监管、政策制定等方面的漏洞。
“村证房”价廉有市场
一段时间以来,石家庄市房价同其他城市一样“升升不息”。记者从市房管部门获悉,去年下半年,市区普通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为每平米2300多元,而目前早超过2500元,好地段则达到三四千元。面对高涨的房价,一些市民转而将目光投向一些价格低廉的“村证房”。
根据《石家庄市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村证房”是指“城中村”村委会为了改善村民住宅环境,利用本村的集体土地自主开发建起来的村民福利房,销售对象仅限于本村村民,可在村民内部转让,但不允许作为商品房对外销售。村里只发类似宅基地证的房产证明,没有在房管局备案的统一印制的房产证。然而,石家庄一些“城中村”盯住了房价上涨带来的“商机”,新开工的“村证房”项目迅速增加,并堂而皇之把房子推向市场。
在北翟营村开发的亚龙花园楼盘现场,记者看到一排排楼房正在紧张施工中。记者从售楼处提供的精美宣传册上了解到,这个小区占地425亩,共建楼房55栋,开发商中洲实业总公司即为北翟营村村办企业。一个叫许可的售楼顾问热情地说,这里地段好、房价便宜,每平米均价只有2100元,而周围其他商品房每平米价格已涨到3000元。
记者问:“为什么这么便宜?有没有商品房预售必须具备的《国有土地使用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售楼顾问说:“因为是‘村证房’,由村里自建、自卖,省了很多手续,这两个证都没有必要办。房子只剩下十几套了,欲购从速。”
记者追问:“没有房管局统一发的房产证,以后房子想转手怎么办?”
售楼顾问回答:“找好了买主只需到村委会开过户证明就可以了,还省了到房管局过户要交的高额过户费。”
正在热卖的丽江·半岛花园为孔寨村自主开发的“村证房”小区,首期占地100亩,建有20栋楼,每平米开盘起价1078元、均价1700元。诱人的价格引来众多购房者。
一位刘先生说,正规的商品房太贵了,买不起,这种“村证房”比市场价至少便宜1/3,虽然没有房产证,但自己看好的是房子,有村里兜着,没啥大问题。
记者采访发现,石家庄“村证房”开发到了遍地开花的地步。记者先后走访塔谈村、留村、大郭村、岳村、于底村、大马村等十几个“城中村”,那里都在开盘、销售“村证房”,每平米均价都在1500元到2000元之间,普遍比同地段市场价低30%左右。
低价“村证房”背后的巨额国有资产流失
“村证房”为何如此便宜?价格空间是如何形成的?
记者从石家庄市房管局了解到,没有经市里统一开发的“城中村”土地依然是集体土地性质,按规定,开发房地产必须先将集体土地变更为国有土地,向国土部门缴纳土地出让金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办理《国有土地使用证》。此外,还要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预售的商品房必须具备这5个证才是合法的。目前“村证房”都没有《国有土地使用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最多只有《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
“这种房子作为村民的福利房自己使用是没问题的,但只要作为商品房上市流通就是非法的了。”石家庄市房管局负责人说,“村证房”价格低正是因为省去了手续,尤其是省去了巨额国有土地出让金。
目前石家庄市区每亩地评估价在50万元到150万元之间。以均价每亩100万元,按现行40%的国有土地出让金征缴率计算,每亩地就要缴40万元,而记者所走访的“村证房”楼盘,每个小区占地都上百亩,如此算来,国家仅土地出让金一项流失的金额就是非常巨大的。
“村证房”无序开发亟待高度关注
记者采访发现,“村证房”的热卖催生了一个新的群体———“囤房、炒房族”。在他们的推波助澜下,“村证房”也在一路看涨。
记者来到留村开发的华源新村售楼处,只见小区大门墙上贴满了个人售楼小广告。一位村干部说,20多栋楼3月份一开盘就被抢购一空,有的市民买了三四套房子。要是想买房,可以从这些人手中买,但要加一部分价。
在“囤房、炒房族”中,还有“村证房”所在村村民。在岳村新区楼盘现场,一位村民听说记者要买房,忙搭讪说,开盘时村里把好楼层优先卖给本村人,对外只卖顶楼,要好楼层得从个人手里买。他自己买时每平米700元,倒卖给市民每平米1700元。
一些人将手中囤积的“村证房”通过房产中介找买主。河北森杰房产中介负责人说,他们手中有200多套“村证房”供挑选,现在一天一个价,于底村、大马村的房每平米均价3天前还是1300元,3天后已涨到了1500元。
记者从新开通的石家庄房产信息网查看,找不到所走访的多处“村证房”。工作人员说,从法律的角度讲,因为没有房产证,这些“村证房”都是非法上市的“黑房”。
石家庄市房管局一位负责人明确表示,农村集体用地建商品房由于没有交纳土地出让金,出了问题政府不负任何责任。
石家庄市规划局一位负责人说,一些村庄大肆自建、自卖“村证房”,多数都没有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主要是“小片开发”为主,形成了“插花式开发”,没有做到按政府规划“成片开发,整体实施”,将来一旦重新统一规划,将给购房者带来巨大损失。
还有一种引人注目的意见认为,目前城市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房稀缺,农村集体用地建商品房等于增加了市场的供给。建议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规范。与其坐等问题积累甚至爆发,让城市购房者的利益受损,还不如早点将此纳入监管范围,进行有效的管理。如此,还可以平抑房价,实现更多的普通市民“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据了解,目前石家庄市有关部门正在深入调查“村证房”问题。(来源:半月谈 记者 张涛 编辑:颜彦)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