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工业发展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时代,社会生产活动核心是工业生产。工业生产本质上是人类参与的物质资源形态转化过程,即将自然资源加工成可用于消费或再加工的产品,消耗自然资源是工业生产的必要条件。 同时,工业生产还会产生废料,影响自然环境。造成环境的改变也是工业生产活动的必然后果。
靠大量消费能源和自然资源推进工业化,曾带来经济高速增长,也使经济增长越发接近资源和环境条件的约束边界。无论资源的消费还是环境的改变都是有限度的:过度消费和破坏不仅使工业生产无法持续,还将破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如何在资源约束下实现工业化的持续快速发展,是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自然资源短缺与否,要相对于供求关系而言,而供求关系又受到价格影响。丰富物质往往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但其价格较低甚至以零价格供应,而低价又会导致更大的需求。再加上社会承受力有限,可大规模开采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具有价格浮动的充分弹性,自然资源短缺便成为工业化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就工业生产而言,资源短缺的本质是竞争力较低的工业没有能力使用原本应是更高价格的工业资源。
工业发展与环境质量 动态的价值选择
环境也是一种“资源”。工业发展必须投入环境资源。但环境资源的再生成本很高,有些环境破坏无法恢复。从经济学角度看,环境过度破坏,即环境资源的滥用,主要原因在于使用环境资源的成本的高度外部化,即没有让破坏环境者充分付费。也就是说,环境破坏是对公共资源的盗用和滥用。
各国工业化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环保与工业发展间存在一定替代性关系:要发展工业就要付出环境代价。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过高的环境质量标准会超过其技术和经济能力,阻碍工业发展。所以,社会往往容忍经济个体低价使用环境资源,实际上是对工业竞争力低下的无奈。
然而,若无视环境质量价值,单纯追求工业生产,不仅难以持续,发展本身也会失去真实价值。尤其是,环境质量与工业发展间的权衡是动态性的,其判断标准是变化的。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环境质量标准必然逐步提高,即环境质量的价值会越来越高。以破坏环境取得工业发展越发得不偿失。
实现工业竞争力的来源 向节约资源技术的转变
从工业发展史看,工业技术路线总体上是沿着从“耗费资源损害环境的技术”(以下简称“耗费资源技术”)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以下简称“节约资源技术”)的方向进步的。当耗费资源技术是工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时,工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而当节约资源技术成为工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时,工业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关键问题是,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能否增强工业竞争力?
耗费资源技术与节约资源技术的竞争力比较,取决于两方面基本条件:一是技术本身相对于资源禀赋的先进程度,即节约资源技术在经济上是否有优势;二是国家关于资源和环境的管制制度,即国家如何调节经济个体消费资源和影响环境的行为。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所实行的管制制度也不同。通常,经济水平越高的国家有关资源利用和环保的标准也越高。
对于工业发展来说,资源和环境约束本质上是工业竞争力问题。即依靠什么来支持工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国际竞争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在社会(包括国际社会)认同的管制标准下,在无歧视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节约资源技术比耗费资源技术更具有竞争力的工业技术进步。
我国经济经过20多年持续高速增长,基本国力和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对资源利用和环保的技术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以至实行发达国家标准。此时,耗费资源技术的竞争力必然显著下降,继续主要依靠耗费资源技术来支持工业竞争力的道路必然越走越窄。
我国工业能否尽快实现竞争力来源转移,是关系工业发展前途的重大问题。中国工业竞争力正面临着从主要依靠耗费资源技术的阶段向主要依靠节约资源技术的阶段的历史性转变。在这一时期,工业结构的升级,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有关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制度的完善和技术标准的提高,直至接近和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将成为中国工业竞争力提升的基本方向,也是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内容。 (作者为中国经营报社社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