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孔明明
“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银监会为邮政储蓄银行做了这样的市场定位。这意味着,还未出生的邮政储蓄银行将在农村与农村信用社竞争,在城市又会受到各商业银行的夹击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银监会批
准筹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银监会要求邮政储蓄银行的筹建工作应在6个月内完成。中国邮政储蓄的转型,是国家加速非银行金融机构调整措施中的一部分。由此,规模巨大的邮政储蓄系统将转制为全国第五大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如何定位、如何运营等问题也逐渐明朗化。
未来的市场定位
一直在温室里成长的邮政储蓄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有清晰的市场定位。
目前,全国邮政储蓄营业网点超过37000个,其中,县级以下的农村网点占2/3以上,为农村网点数量最多的金融机构。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48万亿元,其中农村存款占50%以上。
机构庞大和市场占有率较高是邮政储蓄的特点,在此现实下,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央行副行长吴晓灵曾表示,加大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更多要依靠农村金融。她认为,应加快建立邮政储蓄银行,按照商业化原则,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支持“三农”,完善邮政储蓄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储蓄、汇兑和支付服务功能。
“新组建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在保留利用邮政网络吸储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的表态实际上为邮政储蓄银行的定位给予了明确答复。
防止“农转非”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由于体制等多方面原因,这些机构普遍存在资产质量不高、财务负担较重、风险补偿能力低、法人治理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服务“三农”作用充分发挥。在管理层对邮政储蓄银行提出“服务‘三农’”这一定位之后,市场最为关心的是邮政储蓄银行这个襁褓中的金融机构是否不辱使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在《关于邮政储蓄与邮政体制联动改革的建议》中指出:如果将邮储银行再建成一个普通商业银行,其从商业利益出发,必定不会积极支持“三农”,从而进一步加大农村资金缺口。
近年来,农业银行为摆脱农业这个贫穷的“乌龟壳”,撤掉了许多农村网点,与农业的联系越来越弱。据一份资料披露,农业银行的农业贷款只占贷款总额10%,而且有越来越少的趋势。原因很简单,在农村经营成本很高、风险较大。可以想见,未来商业化的邮政储蓄银行在利润最大化驱动下,势必会“农转非”。为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建议可否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贴息,在提供某种保障的情况下,将一定的存款转由农信社运用,资金运用的期限、利率等条件按市场谈判决定。
业内专家也表示,完全依靠市场力量驱使邮政储蓄资金流向“三农”建设是不现实的,资金的趋利动机必然使其流向收益率高、风险小的城市市场。因此,专家建议在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之初,应对其有一个清晰的市场定位,比如,强制规定一部分资金必须投资到农村,并给予部分优惠政策。
要让邮政储蓄将资金用于农村建设必须使之有利可图。银监会对此也强调,要研究制定邮政储蓄资金有偿回流农村的机制。
与农信社实现双赢
对一个大部分存款来源农村、营业网点扎根农村的金融机构来说,如何面对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市场占有率,也是邮储银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其实,农信社与邮政储蓄在农村市场的竞争早就开始了,不过,它们以往争夺的焦点主要是存款和汇兑业务。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将可开展贷款业务,双方的竞争将更全面、激烈。
北京邮政局郊县的基层员工去年下半年就接受小额信贷业务培训。北京邮政储蓄内部人士表示,他们已经做好了开通小额信贷业务的充分准备,北京市对邮储开展小额信贷业务工作很重视。北京市邮政局准备推出的小额信贷业务是落实中央“资金回流农村”政策的体现,目前主要面向郊县农村。这与目前已经改制为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的原北京农村信用社业务范围相同。
与邮政储蓄银行相比,农信社的最大优势是历史悠久,有一套成熟的制度和丰富的农村经营经验。邮政储蓄过去长期只从事存款和汇兑业务,在其他金融业务方面缺乏经验和人才。农信社经营了五十多年,其间因国家政策性指令所产生的不良贷款,至今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这是农信社与邮政储蓄银行相比最大的劣势。邮政储蓄资金一直存放在人民银行,没有进行过放贷业务,没有一分钱坏账,也没有历史包袱。农信社科技落后,结算手段落后,尚未实现全国联网,这也是一大劣势;而邮政储蓄建有全国邮政计算机网络,联网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且能实现城乡联网。
如此看来,二者优势可互补,完全可以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实现双赢。在业界看来,农信社与邮政储蓄银行可能开展的合作是:邮政储蓄银行可以委托农信社向农村发放贷款;农信社可以依托邮政储蓄银行完备的清算体系进行结算等。
汇金公司一位人士表示,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问题应结合农信社的改革综合考虑,“既避免和已有的商业、政策性银行业务重叠,又能够与农信社形成良好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为社区和广大农村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避免与商业银行过度竞争
经过二十年的积累,邮政储蓄事实上已经成为老百姓身边的“绿色银行”、“百姓银行”。一旦改制为商业银行,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基础性金融服务,邮政储蓄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各银行的夹击。
实际上,目前中国银行业已呈现出过度竞争态势,在特大城市及部分沿海城市,有外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在大中城市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在中小城市及部分中心城镇有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之间的竞争。这种布局模式,使一个区域内各种银行机构并存。
在我国实行金融业分业经营、对银行业务范围限制较严的情况下,各银行机构所从事的业务种类基本一致。在业务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各银行的分支机构只能在某一个平衡点上分割既有的业务量。业务量较大的区域,各家还可以和平共处,而业务量较小的区域,则很难人人都“喂饱”。邮政储蓄银行如何在过度竞争的格局下再分一杯羹,尚需拭目以待。
城乡区别对待
“邮储改革必须重新寻找与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我建议有关部门考虑把农村和城市的邮储改革分开解决。”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吴洪教授的观点十分新颖。她说:“对在这样一个没有历史包袱与呆坏账负担的资产上新成立的商业银行,应该尽量赋予其全新的内容,从一开始就将其办成一家完全市场化、规范化的商业银行,并让它自己去承担所应承担的信用、流动、利率、汇率等一系列风险。当然,这还需要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并允许其开办一些特殊业务。”
吴洪强调,在把城市邮储推向市场化的同时,对农村邮储则不能采取同样方式。“农村经济落后,贷款风险大且无法避免,因此,在城市实行市场金融时,农村应实行政策金融,即政府在税收、贴现、利率应用等方面都必须有优惠政策。”她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对一大批县(市)支行及其附属机构逐步撤并的机构改革,恰恰为邮储银行提供了发展机遇。它可以低成本、高速度地填补这些机构退出所留下的市场空白,发展自身业务。
吴洪建议,“刚刚进入市场竞争的邮政储蓄,在设备、人才、管理经验及客户资源等各方面,都难以与其他国内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更不用提实力雄厚的外资金融企业。因此,在改革初期,国家需要通过制定相应政策给予一定保护,以助其尽快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责任编辑:谢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