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天津市大力发展以高科技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位于天津东南部的塘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市区西南部的新技术产业园区两大高新技术产业区域为基地,以电子信息为主导,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以及环保等产业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群。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天津市高新技术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在全市工业总量中已占三分之一,逐步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中作为53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的新技术产业园区,在不断发展中摸索出一条以建设产业化基地和创新基地为契机,重点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进中小高新企业进行创业、"孵化"的道路,为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与特色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占地面积21.85平方公里,由三部分组成:华苑产业区、南开政策区和京津塘高速公路产业带辐射区(包括武清开发区、北辰科技工业园和塘沽海洋工业园),其中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的华苑产业区是园区的核心区。自1991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被批准为国家级高新区以来,经历了起步、构筑机制初步发展和快速持续发展等几个阶段,特别是在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经过十五年的快速发展,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国家科技部及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发扬"创新、创业、创一流"的精神,克服困难、拼搏奋斗,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1、软件产业基地和绿色能源基地等产业化基地已初步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形成规模
    2002年底华苑软件园被认定为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自此由政府出政策和启动资金的园区软件业成为带动全市软件业发展的龙头,集聚了政府资源、土地开发商资源和入园企业三大资源,走市场化、企业化的开发建设模式,形成天津软件园的开发特色和优势。这些企业积极发挥在产业基础、区位辐射力、商务模式、人才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外向型软件发展模式为主导,并将其视为与国际接轨的必由之路和企业快速成长的捷径。通过几年的长足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对外进行软件出口和软件外包的发展形势,也有一些软件企业从事软件出口项目的开发,例如:阿波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开创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大宇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英业达集团(天津)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南开越洋公司等,他们已经成为天津国家级软件出口基地的骨干企业,主要产品涉及嵌入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中间件、通用软件、文字语言处理软件、各种行业应用软件以及嵌入式软件等,软件产业链已初步形成。目前华苑软件园已拥有三个国家级称号:"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863软件专业孵化器"。
    截止2005年底,华苑软件园入园企业已经超过350家,人员规模超过1.2万人;累计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150家,占全市总数的65%;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当年新增125件,占全市总数的58%;软件产品认定当年新增86个,占全市总数的72%。
    此外,新技术产业园区绿色能源产业自主研发的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在生产规模、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被信息产业部批准为"国家(天津)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其中的代表企业是国内投资规模最大的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其四期扩建工程已顺利竣工并投入生产,形成了年产2亿只的生产能力。十几年来,产业园区通过招商引资和各种优惠政策支持,大力培育和发展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群,绿色能源基地内以非晶硅、锂离子电池为主导产品的绿色能源产业群已经初具规模。同时还形成了以基因工程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群,以超导光纤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群以及以计算机软件、PDP等离子显示器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群。其中的大型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成为拉动园区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支柱,它们的特点是投资额大(一般在千万元以上,甚至亿元以上)、科技含量高、能够形成规模经济、产业化程度高,大部分项目分别被国家科技部、计委和天津市科委、计委列为重大项目。
    2、科技孵化基地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搭建起创业的平台
    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与园区管委会共建的天津火炬创业园是天津市唯一形成规模的科技孵化基地。在火炬创业园内已创建了六个投资主体多元化并各具特色的科技园(企业孵化器),包括:园区国际创业中心、华苑软件园、海泰创业园、鑫茂民营科技园、南开大学科技园和华科科技园,其中既有综合性孵化器,又有以华苑软件出口基地为代表的专业型孵化器,另外还有留学生创业园这类的面向特殊创业对象的孵化器。火炬创业园为顺应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规律,建成了三级立体孵化体系,一级孵化重点是为科技水平高的初创企业提供专业的创业孵化;二级孵化是为重点企业提供产业孵化服务和增值服务,促进特色产业基地创新能力的提升;三级孵化让成熟企业做大做强,大大缩短了从研发、成果转化到实现产业化的时间。经过五年发展,火炬创业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即:政府、国企、民企的多元投资;初创、成长、扩展三期的孵化;物业、创业、创新的三层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营造了创新创业的适宜环境,打造了从企业初创、成长到产业化发展阶段的"接力式"创业环境,树立了"服务企业、共同创业"的创新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创业、创新服务体系,促进了园内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成长。尤其是被誉为"国内最好的孵化器"之一的国际创业中心2005年有六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分别是:①每万平方米孵化面积获国家及地方立项无偿资助资金的全国第一。据统计,国际创业中心有39个企业项目在国家"863"计划等国家级计划及市科委"科技攻关"等市级计划中立项,总计获得了各类无偿资助资金2613万元,取得了国家级孵化器中帮助孵化企业获国家各部委和省市级科委各类项目立项和无偿资助资金的最好成绩。②每万平方米孵化面积所创造的产值、利润和税收名列第一。2000年至2005年,国际创业中心孵化企业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03757万元,实现利润31828万元,上缴税金20986万元。孵化企业经济运行始终保持稳步攀升的态势。③每万平方米孵化面积的在孵企业项目立项数和专利持有量名列第一。截止到2005年底,在孵企业先后有85个项目在"863计划"等国家级计划中立项,85个项目在天津市各部委计划中立项;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208项。④每万平方米孵化面积实现的毕业企业数量名列第一。截止到2005年底,国际创业中心2万平方米的孵化面积累计孵化企业270家,毕业企业102家,将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企业、催熟成长及吐故纳新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⑤每万平方米孵化面积中建立产业化基地、购地及安排就业人员数量名列第一。截止到2005年底,国际创业中心受孵企业和毕业企业在天津市和高新区内已购买了一千余亩面积的土地用于建设产业化基地,并安排各类就业人员近15000人。⑥每万平方米孵化面积中孵化企业实现企业融资额度名列第一。截止到2005年底,国际创业中心帮助受孵企业通过各种方式融资16000万元,有效地扶植了一大批初创型企业快速发展。如帮助在孵企业清华德人公司从清华大学融资1000万元;帮助中力防雷公司通过风险投资公司融资400万元;帮助瑞普公司获得外商投资1500万元等,都是国际创业中心帮助企业融资的一个缩影。
    同时,2005年园区还在一千多家孵化企业中,筛选出100家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大的企业作为重点扶植对象,通过火炬创业园提供多项服务举措。目前,百家企业产品技术水平全部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以上,其中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占34%,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占13%;处于初创期的企业占26%,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占51%,处于扩展期的企业占23%;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占12%。从产业领域分布看,主导产业集聚明显,IT领域占45%,其中软件及系统集成占28%;生物医药领域占22%,其中医疗器械占12%;光机电一体化领域占17%;新能源、新材料、环保领域分别占3%、8%和5%。各领域都有了一批技术创新水平高、团队素质好、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呈现出高成长性,如南开创元、国瑞数码、德力电子、凯发电气等。截止2005年底,百家重点孵化企业收入超过千万元的达到20家,其中超过3000万元的达到5 家;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天津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和科技创新资金立项40项,立项数超过园区总数的50%;申请专利数目达到30 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截止2005年底,火炬创业园六个科技园孵化总面积达到120万平方米(含在建),入驻企业达到1580家,分别是2000年的60倍和15倍。建成六类专业和专项孵化分基地,包括863软件专业孵化、现代医药企业孵化、新材料专业孵化、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欧美科技园等,发挥了对全市技术创新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3、培育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园区发展的主要特色
    高新技术产业区作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载体,担负着以局部创新和发展来推动科技进步、推进知识经济发展的重任。早在建区之初,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就确定了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构筑高新企业的发展模式。2003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全国各新技术产业园区中率先制定了《技术创新规划》,把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新技术产业园区四大创新战略之一。《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技术创新三年规划》自实施以来,立足区域资源优势,突出主导和特色产业,在孵化体系、服务体系和研发体系建设上已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天津高新区已具备了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已经建设完成较为完备的研发体系,这一研发体系由约50家机构构成,包括企业研发机构34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7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1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与重点企业合作关系紧密的研发机构16个,园区各主导产业领域都有了骨干研发机构。这批研发机构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目前,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力量已逐步聚集,并在全市范围占据了较大比重。园区内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市的22%,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占全市的40%,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占全市的近20%。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作用也日益增强,园区企业承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占全市的50%,国家级重点新产品项目占全市的45%,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占全市的45%,市级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占全市的50%。2005年,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承担国家级和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数达到200项,仅坐落在华苑产业区的9个企业技术中心就有研发人员1187人,科技投入比例在4%-13%之间,新产品产值率在30%-65%之间。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开拓了技术视野,延伸了技术触角,增强了创新能力。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推动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小企业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核心区-华苑产业区为例,2005年R&D经费占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高于全国高新技术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左右。随着科技创新能力的加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得以开发和应用。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已成为天津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密集的高科技企业聚集地。目前,园区内企业年专利申请量已占全市企业总量的77.3%,累计正在实施的企业专利6300多项,近3000件个人专利在转化推广。绿色能源、软件开发、机电一体化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迅速发展壮大,高附加值产业群的集聚效应凸现,使得自主知识产权成为高新区经济成长的"造血干细胞"。截止到2005年,园区实施天津市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达49个,占全市项目数的51%。
    天津市科委公布的2005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的评审结果表明,在天津市115个立项的项目中,新技术产业园区立项总数达到57家,占全市立项总数的49.6%,其中无偿立项56项,占全市无偿资助项目的58%,而作为全国首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的华苑产业区就有47家,占全市立项总数的40%,其中的软件企业有21家。立项的科技项目涵盖了新能源、软件技术、生物医药等园区发展的支柱产业以及电子信息、光机电、精细化工等众多领域,项目全部有知识产权,其中不乏一些具备国内领先水平的技术,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
    此外,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也已形成规模,呈现出类型较全、发展快速的新态势。目前园区共有109家科技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近3000人,资产总计30.24亿元,年人均劳动报酬3.35万元。按行业类型分,科技孵化机构有15家,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有27家,投融资服务机构28家,科技中介机构13家,科技咨询机构26家。其中"九五"以前成立的机构仅有15家,"九五"期间增加了36家,"十五"期间又增加了58家,取得了长足进步,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近几年来,新技术产业园区注重构建知识产权服务协调管理框架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形成了较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走出了一条通过引资、引智和资源的有机组合,高质量、快速度地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的发展模式,进一步促进了高科技企业由仿制性开发走上创新性开发,从技术跟随者向技术和标准的引领者迈进。同时以争创国家"专利产业化工程"项目基地为契机,大力发展以民族产业为核心的专利产业化基地、以软件产业为中心的软件著作权产业化基地和以转化国外技术为自主专利的专利吸收转化基地,并通过这三个基地培育了大批拥有国际水平的"产权化"企业群体。目前它已经成为天津市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孵化中小科技企业的主要载体。园区的科技创新体系正逐步完善并得到了迅速发展,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已逐渐成为推动天津市科技进步和高新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4、各级政府采取税收优惠、进出口优惠、信贷优惠等多种优惠政策为高新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多年来我国政府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采取许多措施来促进其发展,以抢占高新技术的前沿。天津市委、市政府也一直将"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作为发展高新技术的主要目标,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制订了相关的政策,并提供了资金支持。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管理部门为园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制订了多种优惠措施,如对入驻园区的企业免两年所得税,两年后(内资)或5年后(外资)按15%征收等,还组织了园区风险投资公司和银行等多部门组成的担保公司,解决融资问题,并搭建起多个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协调有关问题,推动企业稳步、快速发展。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和支持下,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了以国家科技部、天津市政府和园区管理部门3级机构优惠政策扶持体系。仅国家科技部的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每年就为园区内符合条件的部分企业提供500至700万元的资金扶持。天津市政府通过无偿划拨和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优惠措施积极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以软件产业为例,自2000年国务院18号文件发布后,天津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出台了有关投融资、人才、税收、出口等多项优惠政策。2003年起,市政府设立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4000万元用于支持软件产业的发展。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每年拿出财政收入的10%设立火炬发展基金,部分用于软件企业的政策补贴。入驻华苑软件园的软件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土地使用权转让、上网通信、人才吸引等多方面享受税收优惠和财政扶持政策。2005年园区软件企业累计获得国家和天津市项目资金支持5077.15万元。其中,国家发改委软件产业化项目立项3个,获得资助1350万元;国家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立项1个,获得资助100万元;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立项7项,资助金额510万元,占全市的87.5%;天津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21顶,资助金额525万元,占全市软件项目立项数的70%;国家和天津市商务委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支持7项,资助金额92.15万元。除此以外,在2005年天津市软件产业发展资金中,园区软件企业获得了约2500万元的项目支持,约占总项目资金的70%。对提高软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以及产业化发展能力都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此外,在"软件企业贷款担保绿色通道"和"软件企业贷款贴息资金"的支持下,2005年园区有9家软件企业从农业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建设银行、商业银行和浦发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了累计7090万元的贷款资金,7家软件企业还获得58.17万元的贴息资金资助。
    总之,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现代科技知识的广泛应用,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技术更新改造,培养起一支科技素质较高的,集科学家、企业家于一体的创业、创新队伍,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技术-经济的国际接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推进区域经济的结构变化和向现代经济转化的进程中,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一个有创新活力、有竞争力的产业群体,为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做出了示范。
    二、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十五年的辛勤努力,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提升天津市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产业化的项目偏少,所占市场份额较小。十多年来,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了数千种高新技术产品,但真正能够最终实现产业化和占领市场,取得一定市场份额的为数不多。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一个项目的成功和实现大规模生产不仅涉及到产品水平,还要涉及到管理水平、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其产业化进程都将受到打击。
    2、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比较薄弱,自主发展能力有待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自身发展主要在于其技术创新能力,而目前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园区内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科技投入较低,发展后劲不足。据对百家重点孵化企业调查,拥有专利的仅占19%,其专利项目也只有62项。此外,通过对现有企业的6300余件专利分析显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专利成果之比为1∶6∶5.5。从国际经济发展规律看,一个国家采取的主要创新方式,与该地区人均GDP密切相关。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目前我们的自主创新是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集成创新为主,以原始创新为辅。原始创新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许多关键的核心技术我们并未掌握。
    3、部分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偏低,投入强度和产出水平还不高。在华苑产业园区的近3000家企业中,有80%以上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并不掌握核心技术,没有自主品牌,只能被外商"贴牌",产品的产出效益较低。
    4、中小高新企业融资困难。制约中小高新企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资金问题。他们创业风险大,又缺乏固定资产,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也很难得到银行贷款的支持。虽然已初步建立起担保体系,但目前天津市风险资本规模偏小,融资渠道单一,创业基金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健全和完善。
    5、产业集群虽有基础,但更多的是企业空间上的聚集,产业链不完善,企业之间的产业和技术关联度不高。
    6、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开发、引进以及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7、新技术产业园区内已孵化企业的淘汰和退出机制尚未建立,使已很狭小的发展空间更显不足,制约了新的高新企业的入驻和孵化。
    三、对策建议
    为了使园区的"二次创业"确实取得实效,充分发挥高新区的科技带动作用,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
    1、坚持引进先进技术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与自主创新三者相结合的道路,特别要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开发能力。要按照天津市2006年科技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所指出的"对能够引进的技术,要站在巨人肩上,加大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对有基础、有条件、关联性强的技术,我们要进行体制与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加大集成创新的力度;对市场竞争强、产业前景广,且难以引进的技术,我们要加大原始创新的力度,抢占科技制高点,努力掌握更多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既要大力引进高技术的跨国公司和有实力的大企业,加快园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提升园区的产业水平,同时又要积极扶持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2、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应积极引进民间和国外等多种融资机构,发挥它们各自的融资优势。
    3、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使用的激励机制,吸引北京等全国各地的人才到园区创业,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4、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要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区知识产权的有效管理,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服务。
    5、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通过积极引进、认真审核,正确引导内、外资的产业导向,提高引资质量,同时注意形成集群效应和有关联度的产业链。
    6、制定措施引导中小企业有效组合各种技术资源,从而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7、借鉴国外高新区的发展模式,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完善各种机制,推进中小民营企业的市场化,从而使园区内的企业正常地淘汰和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