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草
(本文仅是笔者私人观点,不代表所在单位观点)
G天威(行情,论坛)(600550),主业是变压器及大阳能电池组件,公认的新能源概念龙头股;一年多来,一直是利好不断,业绩也强劲增长,2005年报预增,2006年半年报也预增,股价也翻了好几倍,笔者此前对G天威(行情,论坛)一无所知,带着好奇下载了该公司近几年年报,发现G天威(行情,论坛)三年又一期财报收益与现金流悖离现象非常严重: 亿元 2006第一季 2005 2004 2003 合计
营收 7.63 19.63 11.33 8.09 46.68
净利 0.27 1.01 0.51 0.4 2.19
经营性净现金流入 -3.71 0.07 0.46 1.07 -2.11
从上表可以看到,G天威(行情,论坛)三年又一期累计实现净利2.19亿元,但经营性现金净流入是-2.11亿元,而且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G天威(行情,论坛)净利呈现增长趋势,但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呈下降趋势,形成非常明显的悖离现象,除非有其他特殊原因,一般认为,这种缺乏现金流支持的盈利质量是非常差的。 那么,G天威(行情,论坛)为何会形成这种现象呢?我们来看其三个主要的流动资产类科目变化情况: 亿元 2003.01.01 2006.03.31 增长
应收账款 3.83 6.59 72.06%
预付账款 0.96 7.69 701.04%
存货 2.3 8.4 265.22%
合计 7.09 22.68 219.89%
G天威(行情,论坛)03年实现净利8.09亿元,06年是19.63亿元,取得了142%增长,但是预付账款06年第一季报未与03年初相比增加了701%,存货也增加了265%,预付账款与存货明显呈现非正常增长,笔者没有在年报中找到预付账款及存货非正常增长的合理解释,尽管以产量及铜价上涨解释存货增长,但显然这个解释是不够的。
2006年6月6日,G天威(行情,论坛)发表公告称获准定向增发3500万股,发行价格为每股17.6元人民币;发行对象为10名特定投资者,其中公司控股股东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认购股数为980万股,占本次发行总量的28%,天威集团需支付G天威(行情,论坛)1.72亿元,这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其他原因,2006年第一季度G天威(行情,论坛)预付账款从年初4.07亿元增加到7.69亿元,导致G天威(行情,论坛)第一季报出现3.71亿元经营性现金净流出。笔者不知道这巨额的预付账款有多少是流入大股东口袋中?或者说白了,是不是天威集团利用上市公司的资金认购新股,如果是这样,则涉嫌虚假出资罪、掏空上市公司罪。
G天威(行情,论坛)的主业变压器的主要零部件砂钢片、变压器组件全部从控股股东天威集团采购,03年、04年、05年发生额分别为1.78亿元、3.11亿元、5.14亿元,05年比03年采购额净增长189%,而变压器03年实现收入6.18亿元,05年实现10.58亿元收入,净增长71%。一个是189%,一个只有71%,这使笔者对G天威(行情,论坛)变压器产品关联交易发生额的真实性及公允性深表怀疑,实际上,除了砂钢片、变压器组件采购外,历年年报显示G天威(行情,论坛)与关联方还有巨额的变压器油箱供应、加工及销售交易,05年度这些交易额仍高达2.71亿元,巨额的关联交易使G天威(行情,论坛)盈利质量大打折扣。
G天威(行情,论坛)近来捷报频传,旗下天威英利也将海外上市成为尚德第二,可从报表上看,太阳能电池组件毛利率并不高,2005年只有21%,2006年第一季报降至14.55%,这在制造业是非常低的毛利率;有不少人对新能源的盈利能力仍持怀疑态度,
实际上,天威英利也是2005年实现业绩井喷,截止2005年,G天威(行情,论坛)累计对天威英利实现投资收益4885万元,可有4325万元是在2005年度实现的,我们不排除天威英利为了实现海外上市进行利润包装可能。
2006年4月8日,G天威(行情,论坛)公告称已与两家德国公司签订305MW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订单,供货期从2006年至2010年,可投资者要注意这只是一份意向书,连采购价格都没有定;事实上,玩订货大单游戏的人有不少,前有银广夏的萃取产品,后有南方汇通的微硬盘,投资者要注意意向书没有任何法律效力,如果有可能,投资者要调查一下德国Phonix
SonnenStrom AG公司和Reinecke + Pohl Sun Energy
AG公司的资信与实力,免得到最后才发现掉入银广夏发布的“德国诚信公司”陷阱,银广夏曾公告称与德国诚信公司续签出口合同60亿元,最后查明这家公司注册资本仅10万马克。
G天威(行情,论坛)财务报表确实存在很大疑点,所谓的新能源产品实际盈利能力令人怀疑。G天威(行情,论坛)短期借款从03年初1.68亿元增加到06年第一季报的16.87亿元,资产负债率也从年初的40.5%增加至06年第一季报的68%。笔者希望投资者能兼听则明,不要被新能源概念冲昏了头脑,当然,笔者也承认对新能源产业不了解,只是从财务分析角度提出一些不成熟的质疑,若有不当之处,请多指正!(作者单位:上海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舞弊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