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龙跃
    编者按:虽然资金流动性充沛等因素使得市场长期向上趋势未变,但下阶段支撑上涨的动力却可能发生改变。统计显示,目前A股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已经超过了24倍,这说明本轮基于超跌的价值回归行情即将接近尾声。 那么,支撑未来牛市的新动力会是什么呢?
    煤化工企业是指以煤炭为生产原料的化工企业。随着本月7日国际油价创出75.78美元/桶的新高,两市煤化工股票的投资机会也翩然而至。分析人士指出,在油价将长期高企的预期下,煤炭对原油的替代效应、成本优势以及在此基础上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将会赋予煤化工板块长期走强的动力。
    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来说,目前可以从三个角度把握煤化工板块的投资机会:一是从新能源替代的角度挖掘“煤变油”、“煤代油”给上市公司带来的高成长预期,二是从成本的角度关注煤化工企业相对于“油头”、“气头”企业的竞争优势,三是分享上市公司因煤化工技术进步而出现的利润增长。
    “煤变油”带来成长预期
    我国煤炭储量丰富,因此相对于风能、太阳能、乙醇等替代能源,煤炭替代石油更具现实意义。此外,我国煤炭替代石油的技术也相对更为成熟。根据上市公司的业务构成,投资者可以关注两类机会:“煤代油”和“煤变油”。
    “煤代油”是指用醇醚燃料部分替代汽油、柴油。醇醚燃料主要指煤通过气化合成的低碳含氧燃料—甲醇、二甲醚(简称醇醚燃料),其可作为替代汽油、柴油的车用清洁燃料。
    具有此类机会的上市公司主要是指那些从事甲醇或二甲醚生产的企业。比如G*ST天然。公司依托鄂尔多斯丰富的天然气和煤炭资源,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甲醇生产基地。如果考虑到2007年中期投产的60万吨产能以及一期装置的扩产计划,公司很可能在未来一年内形成135万吨/年甲醇的产能,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甲醇生产商。此外,G泸天化(行情,论坛)的参股公司目前也拥有4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的生产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二甲醚售价较低,掺混到液化石油气中可大幅降低使用成本,受到客户欢迎,已经体现出较大的经济效益。
    “煤变油”也叫煤炭液化,是指利用煤炭中的碳元素和少量的氢元素合成油品。煤变油项目盈利前景十分广阔,根据成本计算,只要原油市场价格在30元/桶之上,具有一定规模的煤变油项目即可盈利。
    但是,由于技术难度高且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因此A股上市公司鲜有涉及。从集团公司相关项目进展情况看,G兖煤(行情,论坛)值得关注。平安证券张响东表示,G兖煤(行情,论坛)大股东兖矿集团的间接液化项目目前正处于预可研阶段,按煤液化项目建设周期42个月推算,预计兖矿集团煤液化项目的正式投产时间在2009年。该项目的设计产能为年产116万吨液化产品,其中柴油约占70%或81万吨,石脑油25%或29万吨,液化气5%或6万吨。更为重要的是,兖矿集团已经在股改中透露,将在适当时候让上市公司共同分享“煤变油”项目。
    “油改煤”凸显成本优势
    对于合成氨等化工产品来说,目前存在着两种生产路线:其一是以原油为初始原料进行生产,其二是以煤炭为初始原料。当油价上涨到一定程度后,部分上市公司会因为生产方式的改变(即“油改煤”)而获得较大成本优势。市场人士指出,此类机会的关注点应在于生产方式的稀缺性。也就是说,当行业内绝大部分企业仍在以原油为生产原料时,“油改煤”企业才会因巨大的成本优势而具备机会。
    2006年5月,G双环(行情,论坛)SHELL油改煤装置成功开车。该项目的投产使得公司成功实现以廉价的烟煤代替昂贵的重油为原料生产合成氨。据国金证券蔡目荣测算,以重油价格为3700元/吨、按公司合成氨产量为20万吨计算,由于该项目的投产,公司每年可节约成本4.04亿元。巨大的成本节约使得公司业绩出现拐点。G双环(行情,论坛)2005年每股收益为0.01元;2006年由于“油改煤”项目的部分贡献,每股收益预计可达0.18元;而随着该项目在2007年全部贡献效益,预计当年每股收益可达0.45元。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国内已有14家企业与壳牌签署煤气化相关技术改造协议,但由于建设时间较长,因此G双环(行情,论坛)有望在3-5年内始终在行业内保持绝对成本优势。
    从生产方式稀缺性的角度看,G三维(行情,论坛)也值得投资者关注。公司是全球采用煤炭生产BDO仅有的几家企业之一。东方证券王晶指出,当国内煤价和电价维持在目前水平的情况下,原油价格超过每桶50美元,公司BDO产品就拥有显著的成本优势。显然,油价高企使G三维(行情,论坛)获得了长期的国际竞争优势。
    技术进步提高盈利能力
    尿素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气头企业和以煤炭为原料的煤头企业。煤头尿素企业是煤化工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国内天然气价格的管制以及化肥行业较差的景气度,从整体看,煤头尿素上市公司即使在油价高企的背景下,也还不具备明显的投资机会。然而,油价高企也使得煤化工技术出现了加速进步的趋势,技术进步使得部分煤头尿素企业得以采用新的生产装置。
    新装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上面已经谈到的粉煤气化装置,另一种是水煤浆装置。目前看,随着新装置的运行,华鲁恒升、柳化股份等部分煤头尿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明显增强,摆脱了行业景气度向下的周期特征,具备了长期增长的能力。
    G柳化(行情,论坛)正在建设壳牌粉煤气化生产合成氨项目,市场人士预计该项目将在2006年第三季度投产。蔡目荣认为,该项目投产以后,一方面可以解决制约公司发展的合成氨(尿素重要生产原料)供应瓶颈问题;另一方面也会使合成氨成本大幅降低。基于对新装置前景的良好判断,长江证券付云峰预计,公司2006、200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5和0.88元。即使不考虑2008年以后的增长,仅以2007年业绩的15倍市盈率计算,公司目标价也应在13.2元。
    2005年底,G恒升(行情,论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万吨大氮肥装置竣工投产。新装置使用粉煤浆技术,其将老装置必须使用块煤的要求大大降低,能使用成本更低的粉煤做尿素生产的原料。此外,公司尿素产能的继续扩张也将进一步降低尿素单位生产成本。在尿素价格下降的不利情况下,海通证券邓勇预计,公司毛利率将因此上升到25%左右。今年以来,分析师不断调高公司业绩预测值。据Wind资讯统计,目前G恒升(行情,论坛)2006、2007年每股收益预测均值分别为0.84、1.07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