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7月6日报道,自7月10日起,扶他西林、感冒清热软胶囊等95种西药、中成药将执行最高零售价格。这是北京市发改委通过其官方网站(www.bjpc.gov.cn)发布的消息。
    中西药的天价是市民看病贵看病难的直接原因,给医药定价刻不用缓,北京市给95中医药定上最高价,当然能从一定程度上防止药价“吃人”,对于医院和病人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这样医院可以不必为医药天价而头疼,盼来盼去总算有了“紧箍咒”,给那些医药贩子系上了“缰绳”,给吃回扣的医药代表套上了“笼头”。
    但笔者以为“最高限价办法”仍然给药价很大的“价格活动空间”,“最高限价”依然包含着很大的价格“水分”,存在着一定的暴利,制药厂依然可以按“最高价格”出售,在经营上又可以滋生某种猫腻,给回扣和红包留有余地,制药厂之间又可以不正当竞争。令我们不解的是:其它产品可以准确定价,而医药为何还是“最高限价”,既然是商品,就要根据其劳动价值确定其标准价格,并给与广泛公布。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既然医药价格天价虚高,物价部门就要下决心给货真价实的药品一个货真价实的价格,下决心挤去药品中巨大的“水分”,“最高价格”的出台饱含了价格部门的“无奈”,抑或有某种隐衷,怕得罪根深蒂固的“胃口”,“最高价格”在人们一阵狂喜之后还是充满疑惑,高出多少呢?如果与天价药价相差无几,“最高价格”又有何意义?为什么不出台最低价格?
    给医药价格一个准确的“名分”是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不能为了私人利益或畏惧某些恶势力就用一些模糊的字眼敷衍塞责,所谓的“最高价格”本身就透露出价格部门的弱势与无奈,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要给物价部门强有力的支持,真正把药价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对医药价格经常化的监管,防止“换汤不换药”让药价反弹,广泛公布医药价格,或设立药价质询系统,全社会共同监督,就会铲除医药腐败医疗腐败,为民众谋福利,为政府分忧解愁。(童克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