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日前披露年报显示,联想多位董事在期内获大幅加薪,其中董事局主席杨元庆的薪酬由前年度的424万港元,增至2005到2006年度的2175万港元,增幅超过四倍。与目前国内上市公司薪酬最高的企业高管———深发展董事长纽曼年薪602.57万人民币相比,杨元庆已经成为国内企业薪水最高的打工皇帝”。 成功完成收购IBM的伟业,或许联想的高管们确实有理由用高薪犒劳一下自己。但遗憾的是,该年报同时显示,收购IBM后的首份全年业绩,纯利只有1.73亿港元,大幅下跌了85%。 如果说企业股东聘任高管的目的是为股东权益创造最大的价值,那么,至少在2005财报中,利润的大幅下滑足以表明杨元庆是不称职的,他的薪酬需要被降低而不是提高。因此,能够解释联想高管薪酬大增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收购了IBM,联想国际化了,联想的高管的薪酬待遇也应当国际化,高管薪酬与美国标准接轨就顺其自然。 这或许是杨元庆们顺理成章的推想。但遗憾的是,企业管理绝非仅仅用理想中的数学标准可以丈量,很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内容反而是决定企业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甚至左右着企业的成功与失败。有研究表明,目前普遍被用于社会学和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的基尼系数同样也可以,甚至是应当应用于企业内部的分配问题研究。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如果基尼系数达到一定数值,比如0.4以上,那么社会就可能会发生动荡,企业同样如此,如果企业内部薪酬差距过大、薪酬分配不均问题极为严重,而且形成巨大薪酬差距的原因又是不公平的,那么企业内部的动荡同样是在所难免。对于目前尚以低端的IT硬件制造产业为主体的联想,最基层普通的员工年薪尚处于三四万元人民币的水平,面对自己董事长的天文薪酬数字,同时面对每况愈下的企业业绩,不满的情绪和消极心理自然无法避免,企业内部的凝聚力自然无法得到保证。 事实上,联想高管并非不懂得与员工共患难的重要性。就在2004年7月,由于2003-2004财年公司只实现了240亿元营业额,低于600亿元营业额目标,为了显示管理层跨越困境的决心,联想集团就曾经宣布董事会成员降薪40%,其中CEO杨元庆降薪达到了50%。 从2004年的减薪到2006年的天价加薪,不变的是业绩下滑,不变的是同一批高管,改变的只有管理层的地位与理念。显然,收购蓝色巨人所带来的快感已经冲昏了企业的理性判断,动辄以“与国际接轨”搪塞世人,殊不知对于国人而言,“与国际接轨”早已经成为了一句笑话,因为即便是在美国,高管的过度高薪同样已经引起了公愤。为了遏制高管高薪,今年1月17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一致通过提议,要求将高管薪酬透明化。而4月,美国劳工联盟成员甚至租用一架飞机参加辉瑞公司的年会,飞机的巨大的横幅上写道:“汉克,退回你的高薪”,以此指责辉瑞CEO汉克·麦金内尔的高额退休金计划。在这样的舆论氛围下,逆潮流而动的联想高管,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最终都会碰壁而归。 在MBA教科书里面有一个经典的问题,“请问股东需要的是一个廉价的CEO还是一个虽然贵一点,但却不会损害股东利益的CEO”,答案是后者。但遗憾的是,像联想杨元庆这样的高管,却致力于为教科书创造一个问题之外的最坏选择,那就是高价而且损害股东利益的CEO,谁又会需要呢?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