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思睿 发自武汉
    人才流入流出比达5.5
    程洁(化名)的周末又在出差途中度过。 去年下半年,她从广州一家外资广告公司回到家乡武汉,在当地一家同行业的合资企业任项目经理。“比在广州那会儿还忙。”她告诉《
    第一财经日报》。
    武汉上月底举办了第六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创业发展洽谈会(“华创会”)后,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院长周怀北称,该学院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阿拉斯加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引进了三名博士作为全职教师。
    事实上,周怀北本人也是武汉大学2002年从美国引进的学者。他是武大面向全球招聘的首位院长。
    程洁、周怀北只是湖北人才引进、回流的两例。湖北省人事厅日前完成的一项调查表明,该省的人才流动20年来首次出现正增长,人才流出大于流入的历史正在改写。
    此次调查覆盖湖北17个市(州)、林区,74个中央驻武汉单位、省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结果显示,最近3年来,人才流动100039人,其中流入84718人,流出15321人,流入人数是流出的5.5倍。
    此次调查除发现“人才盈余”外,更让湖北省感到惊喜的是,这3年来,博士、硕士学历人员的流入与流出之比分别约为2.5:1和4:1。
    湖南专业人才仅一成在企业
    湖北地处内陆,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第15位,长期以来在人才问题上存在“三难”:缺乏吸引力,导致埠外人才难引进;缺乏凝聚力,导致本地人才难留住;缺乏驱动力,导致现有人才难使劲。因此,科教综合实力排全国第三位的湖北省,仅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近10年来就有4万多名毕业生选择去深圳工作。
    最近10年,人才不足一直是中部六省共同的问题。目前,中部六省每10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约为2016人,远低于东部地区的2880人,甚至低于西部地区的 2148人。
    “江西方言说‘蛤蟆东南跳’,就是形容人才流失的。”江西省主管科教的副省长胡振鹏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江西每进一个人才,就走掉八个人才。即便是去年,江西省实现了人才的流入与流出达到1:1.03的基本平衡后,该省的人才密度甚至仍低于2003年全国的平均水平。
    此外,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高新科技人才严重匮乏,人才在区域、产业、所有制中的分布严重不合理,也是中部六省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湖南省为例,从行业看,70%的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在教育、卫生行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约90%集中在事业单位,企业仅拥有10%。这严重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中部崛起”影响人才流动
    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5年度我国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企业中,位于湖北的有9家,数量居中西部省区市之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杨云彦认为,宏观政策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乃至人才流动影响很大。“中部崛起”这样的国家针对区域经济的宏观政策,不仅影响民间资金、国外资金的流向,也会使高层次人才的流动发生变化。
    武汉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伍新木表示,中部今年展开的各项大型投资,必将拉动各层次的就业链条。他说,与东部沿海相比,湖北的差距还表现在非公经济上。而非公有制企业正是人才流动的主要载体。中部地区未来应该能为非公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这将更大地提升该区域对人才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