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稿:当世界原油价格大幅飙升,占有世界原油储量2/3的中东国家对世界原油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地球上还有一块地方,其石油埋藏量有可能改写世界原油供需关系的势力图。那就是被厚厚的冰雪覆盖的北极地区。 日本《选择》杂志7月号刊登一篇题为《北极油田再受瞩目》的文章,介绍了这块可望根本改变世界原油供需结构的处女地。
油田原油储量占世界的1/4
据俄罗斯和挪威等国的估算,北极地区的原油储量大概为2500亿桶,相当于目前被确认的世界原油储量的1/4。同时,北极地区天然气的储量估计为80万亿立方米,相当于全世界天然气储量的45%。
在那冰天雪地的北极的冰盖下面,沉睡着巨大油田和气田,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个梦幻。但实际上在北极地区已经发现了许多大的油田。1968年在美国北部北极地区发现的普拉德霍湾油田是北美最大的油田,原油储量据估计为100亿桶,占美国原油产量的26%。另外,由于遭到环境团体的反对,开发项目被冻结的北极圈野生生物保护区内据说沉睡着储量为500亿桶的原油和8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还有,挪威北部的巴伦支海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天然气田,储量为3万亿立方米。
拥有世界最大天然气储量和第三大原油储量的俄罗斯为了巩固其资源大国的地位,已经开始计划开发北极地区的油田。但是,由于北冰洋在地理上与美国的阿拉斯加和挪威也是连接在一起的,围绕着石油和天然气甚至是水资源,都很容易引发争端。
但随着近年来原油价格的上涨,出现了搁置领土问题进行联合开发的动向。美国和俄罗斯的一些石油资本已开始在私下里接触。俄罗斯资本之所以要和美国资本联手,是因为要开发被冰雪覆盖的海底油田,需要高度的掘削技术,俄罗斯仅凭自己的力量是难以胜任的。
俄罗斯还与挪威进行有关联合开发北极油田的谈判。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充满自信地认为,可成功地与挪威进行联合开发。目前的计划是,俄罗斯与挪威联合开发巴伦支海的北极油田,把采掘的原油运输到赫尔辛基、摩尔曼斯克,再从两地出口到国外。
那么,为什么北极油田的储量那么大,而对它的开发却没有进展得那么顺利呢?
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北极油田的储量并没有一个十分准确的测定。世界石油资源权威评估机构美国地质勘探局称,由于北极的油田是在厚厚冰层的覆盖之下,无法进行地质探矿,因此无法做出科学的判断,所以没有公布储量数据。但美国能源部情报局和欧盟的一些专家则认为,北极地区即使保守地估算原油储量也有1000亿桶至2000亿桶。
二是北极严酷的气候条件。北极地区不仅严寒,而且冬天在极夜的情况下一片漆黑,根本无法进行作业。还有撞上巨大冰山的危险,油田的开发成本相当高。据有关专家的推定,原油的生产成本将达到一桶30美元,与中东地区一桶3美元的成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因此,1998年虽然计划过从巴伦支海的油田通过具有破冰功能的油轮将原油运输到摩尔曼斯克,但由于当时的亚洲金融危机,原油价格骤跌至一桶11美元,计划被迫搁浅。
技术上的可能性
但由于近年来原油价格的上涨,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油价达到一桶70美元之后,即使伴随着风险,生产成本高,但仍是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因此,芬兰、德国、荷兰、英国、意大利等欧盟国家和俄罗斯、挪威等已经开始推进ARCOP计划,着手解决油田开发和原油输送问题。该项计划是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计划实施之初受到过原油价格低迷的影响,但现在价格的上涨等于吹来了顺风,技术上和成本核算上都使生产和输送成为可能。目前该项目进行到了对环境影响的评估阶段。在日本还没有意识到北极油田的重要性之前,在辽阔的北冰洋上,围绕原油开发而展开的争夺战已经拉开了序幕。
高纬度地区海底油田开发技术的进步也是日新月异。成本更低、具有破冰能力的30万吨级油轮的建造,能够抵御冰山撞击的坚固的原油生产平台的建设,直接在北冰洋上将天然气液化并用运载能力15万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运输天然气等等,这些新技术的确立都给大石油公司带来了希望。
新技术的开发加上原油价格的持续高涨,北极油田的开发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的原油供需结构。八国峰会即将在普京的故乡圣彼得堡举行,向欧盟国家大举出口石油和天然气、对欧洲经济具有绝对影响能力的俄罗斯,将借助北极油田的开发进一步提高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完)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