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两个月的僵持与博弈后,日前,欧盟委员会最终宣布,从明年上半年开始向欧洲手机漫游费施加上限限制,预计漫游费将会下降一半。尽管该举措受到不少运营商的强烈抵制和反对,并声称要就此起诉欧盟,但可以肯定的是,欧洲的移动运营商们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轻松享受“漫游暴利”了。
削减手机漫游费,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欧盟国家的消费者们。在为欧盟大刀阔斧向暴利行业“亮剑”喝彩之余,笔者不免憧憬:多年来被视为天经地义的国内手机漫游费,什么时候也能像欧盟一样大幅降价呢?
长期以来,漫游费是运营商收入中最肥的一块。不久前曾有行业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运营商而言,国内漫游费用成本为零。之所以存在漫游费,实际上是运营商协调各个地区不同资费政策的一种体现,跟运营成本并不相关。观点一出,立刻引来国内运营商们竭力辩驳。暂且不论谁是谁非,但目前“漫游暴利”已是不争事实。
这不免让人联想到时下讨论最热的“与国际接轨”的话题。加入WTO以来,各行各业纷纷亮出与国际接轨的大旗。但在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却是,每每在增加收费项目、提高价格时,该行业总是以“与国际接轨”搪塞其辞,打出“成本提高”的旗帜,。可在国际电信资费下调、消费者利益提升时,与国际接轨的托辞就了无踪影了。
面对消费者越来越高的质疑之声,国内运营商们显然不能无动于衷。于是,各地移动、联通不断推出各种新业务、降低话费等举措安抚民心,但令笔者不解的是,要享受到这些优惠,动辄要入这个套餐、那个套餐,而且设定了诸多限制条件,极为繁琐,难免有“明为降价,实则套牢”之嫌,与此相应,消费者的实际受益也就大打折扣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生活与国际接轨是一种进步,一些有关价格的问题开始考虑以市场为导向,也是一种进步,然而,当“国际惯例”异化成一味收费的“国际惯例”,与国际接轨也成了一种选择性接轨时,这还算是进步吗?
事实上,选择性接轨彰显了我们与国际社会的差距。君不见,每一次接轨或不接轨中,总会有强有力的利益群体存在。其实,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逐利本无可厚非,但当垄断企业利用国家公共资源分配上的不均,拥有价格上的绝对话语权,从而获得超额利润时,政府就有义务制定游戏规则,通过行政权力设定价格上限约束垄断企业行为,防止各种趋利与避害的手段过于集中在个别群体或个人手中。
再回到手机漫游费问题上,中国电信市场发展不充分,各省各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过大是事实;与美国拥有100多家电信运营公司相比,几家国有企业在国内电信市场上形成垄断地位控制价格,凸显我国电信市场不成熟,也是事实。现在,我们有必要向欧盟看齐,向垄断暴利“亮剑”,并最终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