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万国
    北京报道
    除了神华、兖矿、山西潞安三大企业目前正在建设的煤制油项目之外,国内近年来高歌猛进的煤制油投资热可能会暂时进入一个“冰封期”。
    国家发改委7月17日发布文件称,煤制油品和烯烃尚处在工业化试验和示范阶段,应在取得成功后再推广。在国家煤炭液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前,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应暂停煤炭液化项目核准。
    文件还指出,一般不应批准年产规模在300万吨以下的煤制油项目,100万吨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60万吨以下的煤制烯烃项目。
    千亿投资热炒煤制油
    这是国家发改委第一次刹车煤制油投资,原因在于该产业已经显露出投资过热的倾向。
    据公开信息显示,今年5月,民企内蒙古伊泰集团一期16万吨间接煤制油项目在准噶尔旗奠基;今年2月,神华集团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煤直接液化油一期100万吨工程已完成30%。
    而更早前,山西潞安16万吨煤基合成油示范厂奠基;宁夏宁煤集团宣称投资288亿元用于煤制油;陕西则预计投资193亿元在榆林运作煤制油项目;山东兖矿集团已投资100亿元,在贵州建设百万吨级煤炭液化基地,还将投入95.26亿元在陕西煤制油。
    此外,云南、河南、河北、安徽、黑龙江、山东等产煤省市都在酝酿自己的煤制油项目。
    一位业内人士直言,目前国内数得着的煤炭企业都在筹划煤制油项目,几乎每一个产煤省市都希望从煤制油领域分得一杯羹。
    除了各地纷纷规划上马煤制油项目之外,在国际高油价的刺激之下,外资也大举涌入中国煤制油领域。最新信息是荷兰壳牌一改昔日单纯转让技术的做法,于7月11日与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共同合资开发宁东煤炭液化项目。而美国博地能源、陶氏化学等企业正在中国煤制油领域跃跃欲试。
    据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化工分院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拟建和在建煤转油项目的资金规模已经高达千亿之巨。如果按照这一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在煤制油项目上将完成4000亿元至5000亿元的投资,形成年产5000万吨煤制油生产能力。
    然而,上述众多煤制油项目只有神华、兖矿、潞安三家真正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发改委指出,目前开工建设的十几万吨规模的煤制油、煤制烯烃装置多数不够经济规模,技术不够成熟,建成后将类似小炼油、小乙烯属于淘汰之列。
    众多项目或夭折
    国家发改委此次“肃整”煤制油投资热绝非偶然。事实上,在此之前,发改委已多次提出警示,但并未引起企业足够重视。
    煤炭专业研究人士李朝林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我国企业素有以工程“倒逼”项目审批的惯例,也就是先开工上马,再寻求项目审批,或者就是未经审批非法经营。这次发改委以300万吨规模为分界,如果这一政策被充分贯彻,意味着很多先前运作的煤制油项目都将遭遇搁浅。
    据了解,目前,河南平煤平顶山50万吨煤制油项目以及黑龙江依兰煤炭直接液化项目已经搁浅。前者是因为煤种不适合,后者正是由于没有得到国家发改委的批准而停滞。
    7月19日,本报电话咨询云南省煤炭工业局先锋煤制油项目进展,该局办公室一位人士称:“没有直接接到先锋项目被停的指令,但该项目始终无法解决上百亿元的资金需求,因此目前没有任何进展。”
    上述人士称,先锋煤制油项目仅规划为100万吨,如果要求300万吨规模,那多年前期运作将付诸东流。因为年产300万吨煤制油工厂需要1000万吨级的煤矿提供原料支持,而先锋煤田是否具备这样的生产规模尚属未知。
    记者注意到,6月中旬,徐矿集团、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会聚宝鸡,开始为48万吨煤基合成油项目选址。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河北省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新疆伊犁启动了200万吨煤液化项目。如果按照发改委的规模要求,这些项目也注定前景堪忧。
    “铁三角”引领工业化试验
    相比那些即将搁浅或者已经搁浅的项目,神华、兖矿和潞安煤制油项目无疑是“幸运儿”了。而这三大“幸运儿”所承载的正是国家石油替代战略的样板工程。
    目前,作为煤制油的领导者,神华几大项目正在争议中如火如荼地建设。据神华煤制油“大当家”张玉卓公开透露,神华目前已经在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宁夏宁东三地布局了煤制油基地。而来自业内的消息称,神华集团自去年进入新疆后便开始整合当地煤炭资源,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将新疆打造成为其第四大煤炭液化基地。
    而目前已经布局了陕西和贵州等地煤制油基地的兖矿是最有实力与神华争风煤制油的企业。
    一位业内人士称,神华煤制油项目在技术上更倾向于引进国外技术并消化吸收;兖矿的煤制油技术则以自主技术为基础;而潞安项目主要以煤基合成油技术为主。三者的不同或许正是国家发改委选择三大项目分别试点的原因。
    目前,主张大力发展“煤制油”的机构都在强调,“煤变油”能有效改变我国能源战略结构。中国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煤炭化工分院一位专家认为,投资煤制油项目风险不大,关键是要有实力。
    但相左的观点则认为,“煤变油”更多的是一种战略,并未到非如此不可的地步。中国“煤变油”技术的来源国德、日、美以及南非,除南非曾大规模商业运作煤转油之外,其他三国均只限于示范试验阶段。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更是指出:“以煤炭资源替代石油,进而大规模的商用化,是不切实际的。”
    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副院长俞珠峰则对记者表示,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对煤制油项目仍然将采取选择几个重点企业作试点示范项目的方式,不希望大规模铺开。除了三大示范企业外,其他项目是否能够开工,还要看神华这些试点项目投产后的运行情况。
    尽管如此,俞珠峰对煤制油的前景仍然表示乐观,她相信,神华的500万吨项目在2007年年底就能投产,在示范项目陆续投产之后,会带动其他项目的建设,到2020年我国煤制油年产量达到1500万吨的计划应该能够实现。
    而银河证券一位分析师则认为:“就目前神华的煤炭液化规模而言,似乎已经突破了示范本身。而其最新引入壳牌合资开发宁东煤制油项目,更显示了迅速扩张趁示范期抢占煤制油产业先锋的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