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章轲
最近几日,有关经济增长的话题变得炙手可热。有关部门甚至称,今年二季度经济增长率将达11.3%,创十年来最高。
随后便传来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热的担忧,以及中国政府官员有关“这一增长速度属正常”的声音。 争论双方正吵得不亦乐乎。
其实,经济增长“快”还是“慢”,“过热”还是“过冷”,于普通百姓而言,只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而已,与切身利益很难挂得上钩。在普通百姓看来,能够给自己带来实际利益的增长,或者通俗地说,能够让自己的钱袋鼓起来的增长,才算是真增长。否则,就是伪增长。
举个例子,某人年初银行账户上存款10万元,一年中,没有添置任何衣物和用品,生活条件也没有任何改善,到年底,银行账户上还是10万元。这一年,不管大的经济环境增长程度如何,对他(她)来说,等于是零增长。
如果这一年物价水平在上升,他(她)的增长则可能是负数。当然,这里并没有考虑到他(她)所享受的外界环境增长的因素,包括社区环境、医疗和受教育条件的改善等。
眼下,拉动经济增长的有两大因素:投资与出口。但事实上,这里面既有当期的增长,也有预期的增长。比如,由投资所拉动的经济增长,有时并不是正向的,很多投资失误后带来的是财富的巨大损失。因此,有些由投资所带来的增长在未来也可能是负数。
从大的角度和范围来看,只有财富的增长,包括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的增长,才算是经济的真增长。否则只可能是这个人的钱,流到了那个人的口袋中,仅仅是财富的转移。
因此,如果只盯在经济发展的快慢上,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毕竟,只有真正让财富数量增加,让百姓钱袋鼓起来的经济增长,才是真增长。(作者为本报北京分社记者)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