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专家论证后可无须参与竞价,直接挂网供医疗机构采购
●全省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方案第九稿昨最后论证,明年实施
“限价竞价”,会不会影响药品质量?怎样才能确保患者用上便宜的好药?昨天,“全省医疗机构药品统一网上限价竞价阳光采购”新方案第9个讨论稿交由医院、药企、经销商各方代表进行最后论证。
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寿生表示,按照新方案,今后同个品种规格将从只取一个变为同时取几个,最后选择权将留给医院。
昨日参加论证会的代表几乎囊括了医疗药品生产经销流通的各个环节。代表们针对这个九易其稿的新方案再次提出了十几条修改意见。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寿生表示,将采纳一些合理建议对方案进行再度修改。
省纠风办主任巫颂平明确指出,新方案明年1月起要统一实施。
一些药企常通过奇异剂型规格影响招标效果。据省卫生厅介绍,目前国家药监局批准的11086件药品注册申请中,改变剂型品种有1198个,仿制药品有8075个,合计占注册申请的83.96%。
对此,省卫生厅表示,在今后的药品采购中,对那些奇异剂型的药品,其限价将根据常用品规、剂型限价按差价比规则制定,杜绝厂家钻招标规则的空子。
【焦点1】竞价能否切实降低药价
新方案规定,对于“限价竞价目录”里的药品,首先全部限价,要求其不得高于省属及15个市最近一次招标中标品种中的最低中标价,这就掐断了药价继续上升的路线。而后,通过相互价格竞争,将同一品种规格所有种类报价由高到低排列,按比例选择一定数量低价格的品种入围。通过此种“竞价”,让药企主动压缩虚高价格空间,达到降低药品价格的目的。
质疑一则来自竞价是否能切实降低药品价格。来自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教授方积乾指出,如果有厂家恶性投标,比如说最低的几个厂家被一些高价厂家暗中收买,就可能导致药价平均水平的上升。根据他的计算机模拟实验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平均药价上涨,也就是竞标控制药价失败的可能性高达32%。所以竞价降价效果好不好,或许还有待观望。
【焦点2】限价竞价会否影响质量
数位药企和医疗机构代表提出,竞价会不会导致厂家过分重视价格因素而忽视药品质量安全。来自深圳市制药厂的邓保军表示,该方案前期三次报价过于重视价格,而没有考虑其成本的组成因素,比如工人工资、生产线的优劣等。一条100万生产线和一条1000万生产线产出的药效果是有差别的。关注价格可能是厂家在新药研发上裹足不前,甚至,如果厂家因为竞价需要不顾质量安全,“很可能再次导致齐二药悲剧”。代表们提出,价格竞争环境中的质量监控体系,尚需进一步补充。
省卫生厅副厅长张寿生回应,今年这个新方案和往年有很大不同。就像齐二药亮菌甲素单独中标一样,以往同个品种规格药品,只有一种能够成为中标药品,医院没有选择权。现在,同个品种规格药品,可以有几种被政府列入统一采购目录,最后的选择权在医院,这给了医院更多的自由,也可以让医院参与保证药品质量安全。
【焦点3】便宜好药无须参与竞价
老百姓去医院看病,恐怕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以往那些便宜却同样能治好病的药,不知什么时候就在医院药房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或者换个包装规格、或者换个名字,价格就会贵上好几倍的药。新方案能否避免这种现象?
新方案把采购目录分为限价竞价和不限价不竞价目录,将有力地解决这一难题。省卫生厅表示,此前,由于利润空间微薄,廉价常用药往往无人花力气去投标,吃亏的还是患者。今后,经过专家论证,质优价廉的药品将被纳入不限价不竞价目录,挂网后直接供医疗机构采购,解决以往廉价常用药无企业投标的尴尬局面。
这个变化引来了医疗机构代表们的一致好评,不过,省人民医院主任秦轶和等代表们提出,这个不限价不竞价目录应该尽快确定,以便能征求各方专家意见。此外,代表们提出,不限价不竞价目录里,是否还可以考虑更多的特殊药品。比如SARS期间的一些药物,虽然不是急救药,但非常有效,不适合拿来竞价,也应纳入不竞价目录。
新方案最大亮点
新方案规定把医疗机构的药品目录分为两类:
一是“限价竞价目录”,包含西药部分、疫苗部分、中成药部分和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即对该目录里的药品首先进行“最高限价”,而后,通过价格竞争,价低者入围。
二是“不限价不竞价目录”,包括政府定价指定药品、急救药品、廉价普通药品、罕见病种用药、管制药品及临床用量小的药品等。
也就是说,经过专家论证,质优价廉的药品将被纳入该目录,挂网后直接供医疗机构采购。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