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内行外》一提起纳税,相信没有人喜欢,但缴税和征税都是国民和政府的责任,也是维持社会良好运作的动力之一。一直以来,香港以税率低,税制简单吸引外来投资者,也因此而成为购物天堂。近年中央政府开放自由行,让内地各省居民涌来香港消费,只因香港一直不设商品及服务税(销售税)(GST),故商品比其他地区便宜。 今年2月财政司司长表示会就征收销售税进行公众咨询,到今天香港政府正式为销售税进行九个月的咨询期。香港税收的主要来源是靠薪俸税和利得税,而需要缴纳薪俸税的人约占受薪人数的15%,而75万家登记企业中,其中800家缴所交的利得税己占了总数约60%,因此被认为税基过份狭窄。为了稳定税收,防止因经济衰退时再次重现财赤的危机,政府只好想尽办法,希望多些人纳入税网,达到平均税收之目的。政府在现实环境下,不能调低薪俸税免税额,又不敢调高利得税,无计可施之下,只好逼不得已向消费者(全港市民)埋手,借用销售税扩大税网。 *征税未出台,各方已反对* 销售税咨询文件还未出台,已遭受强烈反弹,差不多所有政党、工会、商会和各阶层都齐齐反对。有调查显示70%以上市民都不赞成设立销售税,当然有少数的富豪和打工皇帝不表示反对。商品及服务税,顾名思义是对商品及服务征税,理论上税款由消费者承担,而消费者大都是市民百姓,因此自然有这么多人反对。当然政府也会利用一贯美化包装手法去争取市民支持销售税方案,例如减税、减差饷,并向综援及低收入家庭提供一笔过的「纾缓津贴」或「现金津贴」等,但似乎市民的意向仍不为所动。事实上从外国经验得知,销售税直接影响市民的消费和民生,在心理上,市民因商品及服务价格增加,消费自然减少,当销售税收入不如理想,政府势将税率调高,而这税率趋势只会永远向上,无法下调,例如英国、日本等国。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商品及服务价格只会无止境上升,最受影响当然又是一群不愿领取救济靠自食其力的低收入人士,那些所谓减税、增津贴,根本无法弥补销售税税款。现时社会贫富悬殊的差距愈来愈大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政府正伤透脑筋不知如何解决,却又提议减收薪俸税,这样高薪厚禄者和打工皇帝又是最大得益者,他们并不会因此而增加消费,反而要却要低收入人士来补贴他们。近年香港经济复苏,无论物业、租金、商品、物价、公共服务和必需品等都己回复通胀,而加薪的幅度却远远追不上通胀,销售税只会令大部分打工一族加重负担,当然销售税也会令一部分人得益而增加消费,例如一些专业人士和收入较高的中产人士等,但相信这只占社会的櫌极小数。 *苛税猛于虎,烦恼苦自寻* 香港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无需为国防经费支出增加政府负担,并以简单税制和低税率增强竞争力,现世界各地都在研究如何简化税制以吸引资金,但今天香港政府却要研究复杂税制而自寻烦恼,假如全面开征销售税,必令大部分中小企的运作成本增加,收入减少,只怕企业的损失最后又转嫁到打工仔身上。其实香港一直以来,对某些商品也有抽税,例如烟酒、燃油等,政府欲扩阔税基,可研究扩大抽税商品的种类尤其是奢侈品,无须全面征税,令穷人百上加斤,唐司长身为扶贫委员会主席应对此作出平衡。 大家明白,世上没有绝对公平的制度,政府对社会应负起资源分配、共用、共享、共筹谋;以达均衡社会、缩小贫富悬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的角色。推行销售税会否减低市民投资意欲而间接影响证券及期货业的生意仍是未知之数,业界从业员也是大众市民的的一份子,在现时行业被银行跨行业不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假如销售税加重了市民生活的负担,这是职工会不想见到的。《香港证券及期货业职工会》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述文章内容没有利害关系。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