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 国企改制要不要外资并购? > 外资并购国企最新报道
《中国经济周刊》封面文章:徐工争夺战
时间:2006年07月24日09:55 我来说两句  

 
财经博客 张军“国有制”的喜宴 艾葳2007年中国股市是属于散户的年代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徐工争夺战 ★《人民日报》记者 贺广华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曹昌/长沙报道

  在徐工并购案中,博客、商业竞争、跨国并购、国家经济安全等话题终于有了如此亲密的第一次接触。

  6月6日开始,三一集团执行总裁向文波在其博客上连续发表二十来篇文章,从行业及国家经济安全、民族工业品牌的保护与自主创新等角度“炮轰”徐工改制,并两次“举牌”表示愿以比凯雷高出1/3的价格收购徐工,徐工改制似乎进入“三国演义”的时代。

  徐工改制最后的战略伙伴会是凯雷吗?徐工的命运真的像外界议论的那样会成为外资对华投资的一块“试金石”吗? “徐工改制案”始末

  “别人都认为我、梁稳根和三一集团(以下简称“三一”)此次获得了极高的知名度,其实不然。”

  7月17日晚,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长达3个多小时的电话采访中,三一重工(股票代码:600031)执行总裁向文波称,他这么做(指“博客行为”)也有很大的风险,因为三一在江苏有很多的投资,“那里的投资环境比较好,公司准备在江苏再造一个‘三一’,我担心这次可能会‘得罪’江苏省政府”。

  向文波所称“三一在江苏有很多的投资”,是指2003年8月公司在位于江苏省东南角的昆山设立了三一重机,该公司多次传出赴港上市的计划。另据消息称,三一及其关联企业在江苏昆山还有上千亩的土地储备。

  而向文波在其博客中所“炮轰”的徐工集团(以下简称“徐工”),就位于江苏省西北角的徐州市。但江苏省政府方面却对此事表现出了宽容,称“争论或将有益于徐工的改制”—江苏省办室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1989年3月成立的徐工由重型机械、工程机械、装载机等15个子公司组建而成,是国家520家重点企业,国家863/CIMS应用示范试点企业,经过10多年发展,徐工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开发、制造和出口企业。江苏省政府办公厅的官员称,造成徐工经营十分困难、龙头地位动摇的主要原因系公司历史包袱沉重、银行偿债压力大、机制不够灵活等。

  据了解,2005年徐工在各家银行贷款高达20亿元,徐工机械(是徐工的改制平台)70%以上的股权已用于抵押,其中近一半的贷款还款期在2006年上半年;

  在产品上,除轮式起重机以外,其优势产品压路机的市场占有率已由1995年的55%下降到2005年的29%,装载机已下降到全国第六位,均出现亏损。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茅仲文认为,“(徐工)这种与行业蒸蒸日上的悖向发展态势,使改制变得刻不容缓。”

  徐工改制真正意义上进入们视野是在2003年10月,当时国内外共有30多家公司向政府有关部门和徐工提交了“意向合作书”,其中有卡特彼勒、摩根大通、凯雷等海外投资者,也有德隆、三一等国内投资者。

  2005年10月,徐工最终选择了凯雷并达成协议:凯雷注资3.75亿美元,获得徐工机械85%的股份,徐工保留徐工机械15%的股权。双方约定,凯雷承诺先以约人民币20亿元收购徐工持有的徐工机械82%股份,在另外3%的股权上达成“对赌协议”:约定如果徐工机械2006年的经常性EBITDA(利息、税项、折旧、摊销前的收益)达到约定目标,则凯雷出资1.2亿美元溢价收购徐工机械2.42亿美元资产;若徐工未能达标,则凯雷仅出资6000万美元。

  凯雷收购徐工的协议,成为中国2005年最大一宗外资收购案。

  尽管后来徐工为完善该协议做了“毒丸计划”(主要内容是:如果凯雷未来以公开发行股份上市的方式退出合资公司,一旦有与合资公司构成竞争的潜在投资者A获得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或可能超过15%时,则下述计划自行启动:上市公司立即向除A之外的所有股东,以人民币一分钱或等值外币的价格,按A实际持有的股份数增发新股,以增加A为获得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需收购的股份数量及其需支付的对价,从而使潜在产业竞争者在实际上无法实施收购。)等补充协议,但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标志性企业、被誉为“中国国企交易新标竿”的“徐工改制”,仍然受到了许多专家、业内人士和有关部门的质疑,他们纷纷从私募基金的逐利性、交易的公允性及国家经济安全等角度发表了不同见解。

  向文波导演“博客门”事件 6月6日,向文波在这场“论争”中站了出来。

  “卖什么都可以,但‘卖国’不行。”这位三一重工执行总裁在其私人博客里从爱国主义的高度谈战略产业的发展。此前,这位去年成功策划了三一重工股改的“急先锋”已经在国内知名网站新浪上通过聊教育、谈股改等话题获得了大量点击率。

  两天之后,向文波写下“三亿美元,三一能否收购徐工”一文,将三一的战略产业与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标志性企业徐工的改制联系起来。随后,他以平均2天完成1篇日志的速度,分别从行业及国家经济安全、民族工业品牌的保护与自主创新、国有资产交易价格的公允性、三一收购徐工的可行性等方面对徐工的改制进行质疑和探讨。

  “博客门”事件由此引发。 耐人寻味的是,向文波在博客中对徐工改制评述后,三一方面将向的博客内容发给了多家媒体的相关记者和编辑,让大家“谈谈看法”。

  沉默十天之后,“徐工员工”注册了以“响云霄”为名的博客,开始正面迎战。在众多媒体和网民的推波助澜下,一场关于徐工改制的“全民大讨论”开始了。

  双方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徐工是否属国家战略产业;凯雷获得徐工机械85%的股权,是否会影响到国家的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如何保护和培养中国拥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做大做强民族企业,将中国建成一个创新型国家;徐工放弃31.98亿报价的摩根大通而选择报价要低的凯雷,是徐工出于综合考虑还是被贱卖;如何从产权交易层面建立规范的国有资产交易程序,确保国家利益不受损害等。

  向文波希望此类并购有实际可操作性,他说,“我早就想好了,即使辞去三一重工执行总裁职务,我也要抗争到底,”“否则,它的‘示范’效应所带来的恶果将无法估计。”

  而徐工方面认为,徐工不属国家战略产业,徐工也没有被“贱卖”,“向文波在完全不了解信息的情况下不断推测猜疑,其意图不过是为商业竞争披上了美丽的外衣。”

  尽管有媒体和网民称向为“搅局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部分人心目中“爱国主义的代言人”、“国家产业主导权的捍卫者”。外界评述向是一个“明星总裁”,认为其个人攒得的“人气指数”超过了其做为总裁的影响力。

  向文波称此举“并不是完全出于自私的动机”,例证有二:一是三一在徐工的竞标中首轮便遭淘汰;二是在此过程中三一还背上了“黑锅”。向文波在其6月8日的日志中说“最近无意之中”看到一篇报道(该报道实际刊发于今年2月),称三一是在借合作之名拖垮徐工,其动机是让徐工晚三年改制,无奈徐工最终决定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国际投资者。

  这篇报道激怒了向文波。他坦然道:“如果不是说我‘出价太低’,说‘给了三一机会’,我就不会拿这来说事。”“中联并购浦沅,你看我说了半句多话没有?” 徐工改制方案

  至今未批

  “如果以凯雷方式,我可以负责任地讲,明天签合同,后天三一就可以付款!”向文波还在博客中斥责徐工被“贱卖”,同时两次“举牌”愿意拿4亿美元来购买徐工。7月5日,三一重工也就此发布相关公告,称母公司三一不久将向有关部门递交一份与徐工合作的提议。

  徐工从正面拒绝了三一的收购行为。徐工科技(股票代码:000425)发布公告称,“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批过程中,不与任何其他投资者就徐工机械改制事宜进行任何谈判或协商。”“三一的报价当时是倒数一、二位的,现在徐工和凯雷已经签约,三一再来说比凯雷高30%加价收购,也不符合国有产权交易规则。”徐工新闻发言人王庆祝说,向文波所说的是杠杆收购,通过股权、债券、银行贷款来收购风险很大,杠杆收购失败的先例太多了。

  “2003年之前我负责三一的企业并购,在我所了解的范围内,没有几个国企会主动考虑产业和国家经济的安全;今年5月,我在‘中国经济高峰论坛’上做了‘制造到创造的转变’的发言,我一直在思考这些问题。”向文波说,“我太了解徐工的价值了。”

  凯雷最终能否拿下徐工?向文波是否在“搅局”?显而易见的是,国家在外资大型资产并购这一块似乎都是有意放慢了。持续了9个多月的凯雷并购徐工方案目前仍无最后批复。有知情人士透露,该方案被商务部返回修改好几次了,“仍需完善。”

  6月2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被外界认为“适时出台”,该意见于去年9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讨论并原则通过,文件在今年2月由国务院正式发布。

  “尽管向文波用这个新政策来支持他的立场,但该政策的实际影响还不得而知。”《华尔街日报》的记者如此评述。

  而观察人士结合卡特彼勒收购厦门厦工、花旗及凯雷等财团收购广东发展银行等案例分析,“所有交易都被有意放慢了。”

  境外一些媒体甚至将此事与最近在美国发生的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一是中海石油收购加州联合石油公司(Unocal

  Corp.)计划失败,二是美国政府部门借安全审查之名阻止使用联想集团生产的电脑,联想集团目前拥有以前属于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有评论认为:“事态的发展凸显出海外投资者在中国面临的不确定性”,“徐工的命运已成对华投资的一块‘试金石’。”

  “徐工改制目前没有批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这场争论没有必然联系。”对经济全球化有着多年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黄卫平教授说,是利用外资还是被外资利用?怎么协调好外资并购过程中方方面面的问题?这样的讨论还会继续,“尽管这需要不太短的一段时间。”

  博客行为与“拉高出货”传言

  三一举牌徐工,也触动了三一重工二级市场敏感的“神经”。向文波的“博客行为”之后,三一重工股价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被拉高了50%。结合此前的“增持”“利润增长”等利好消息发出,半年多的时间里,三一重工二级市场的最高价接近最低价的3倍。而此前,向文波在公司多次以新闻发言人身份出现。

  再过不到一年的时间,三一重工大量法人股将解禁。从理论上说,三一重工二级市场最大的“庄家”将是三一集团及关联方。尽管市场对这种信息不对称行为的质疑声此起彼伏。

  实际上,早在2005年5月三一重工启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该股二级市场逆势上行,期间曾有3次涨停记录。当时有外界人士产生疑问:力争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实验田”的三一重工,会否通过体外资金或假关联方之手等途径从二级市场上获得“筹码”争取了“赞成票”?

  2005年5月10日,在三一重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向文波断然否认了公司的上述行为,同时指出“上市公司是禁止买卖自已的股票的。”

  去年6月,三一重工发布增持公告,称公司大股东三一和关联方拟投入资金不超过2亿元,择机增持公司规模不超过其总股本的5%的社会公众股。2005年10月,公司再次发布“进一步增持公告”,称本次大股东拟投入不超过2亿元资金增持不超过三一重工总股本的6%的社会公众股。

  两次增持,三一和关联方共持有三一重工33696万股,占总股本的70.20%,其中从二级市场上累计增持2400万股。公司方面称,“下一步信息披露义务人有可能进一步增持三一重工股份。”

  国都证券分析师吴明认为,“增持行为从资金面推动了三一重工股价的上扬。”连续利好消息的刺激,三一重工股价出现了大幅异动,在不到半年多的时间里该股从最低价5.41元飙升到最高价15.35元。但向文波否认了“拉高出货”这一说法,“我们的股票价格一直维持在11元左右,并无多大异动。”

  资料显示,三一及其关联方还减持了部分限售期已过的第一阶段的增持股份。增持的价格区间为5.99元-11.41元,减持的价格区间为8.6元-11.2元,其所减持股份获利不可谓不丰厚。

  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多次称,“有生之年绝不放弃三一的控股权。”在《中国经济周刊》采访调查中,业内人士没有人怀疑梁稳根说话的真实性,但他们认为,“70%是控股,30%也可以控股,谁知道最后将保留多少的股份呢?”

  值得提及的是,6月6日向文波连续的“博客行为”之后,6月19日三一重工1093.69万股法人股率先解除流通限制,二级市场上该股实现了平稳过渡。

  证券市场资深人士黄湘源认为,随着股改后置风险的渐次逼近,上市公司大股东成为股市新庄家的可能性也将逐步成为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上市公司作为融资者不思回报,反而热衷于到市场去同投资者争利,“这将使整个市场陷于更加无序的混乱状态,给全体投资者也给上市公司本身带来极大的风险。”

  “我的言论可能引起了股价的一些变化,但我可以发誓:这不是我的初衷!”向文波激动地对《中国经济周刊》说,试图从二级市场去探讨他的目的,这是件无聊的事。他认为,公司股票二级市场表现较好,这与整个行业的复苏有很大关系,“中联重科、徐工科技、香江控股等工程机械行业的股票不都涨了二、三倍吗?”

  “收购徐工是愿望,不是动机”

  作为首家进行股权分置改革试点的上市公司,三一重工的名字注定将被永久记入中国资本市场的史册,致力于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实验田”的公司董事长梁稳根也曾借此捧走“CCTV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

  风险也是机遇,作为“出头鸟”,三一重工也因此付出了很大代价,支付对价以及承诺的水平在股改公司中较高。但三一重工也因此“大赚了一笔”,那就是,梁稳根、向文波及三一的知名度从业内迅速扩展到全国。

  “事实上,我也好,梁稳根也好,三一也好,知名度已经够大了。”针对外界的“炒作论”,向文波称,“我们丝毫不比业内同行差,没有必要借徐工炒作。”

  作为国内工程机械的后起之秀,民营企业三一自1994年进入重工制造领域后,凭借行业良好的发展机遇、较好的运行机制和长期致力于品牌建设等原因迅速成长。2005年,三一的销售额达到58亿元,其中混泥土机械达到20亿元居全国第一位。

  但三一重工的资产质量、高额利润及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引起了徐工和部分媒体的质疑。2005年底,湖南证监局在巡回检查中,就上市公司计提坏帐准备及跨期确认收入、为集团公司代垫费用、关联公司利用上市公司采购系统、募集资金使用、部分董事会决议公告内容与实际情况不一致、集团及关联公司的部分资金通过三一重工结算系统代办结算业务等诸多问题责成三一重工限期整改。

  在《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中了解到,上述部分问题至今未能落实。如三一重工在处理一些诉讼案件的资产时,其资金仍是打入三一集团的账户,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在财务上没有严格分开。

  另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三一重工在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也不尽完善。公司董事长梁稳根与华菱管线董事长李效伟互相担任对方公司的独立董事,独立董事也未能充分履行职责,在2005年召开的9次股东大会中,公司4名独立董事都有8次未能亲自出席;部分对外投资等议案未经监事会审议就获通过;

  在募集资金没有到位之前,三一重工就通过银行借贷提前投入2.35亿元对部分项目进行开发,然后再通过募集资金进行“补眼”;如此等等。

  另外,三一重工过高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账款及存货被外界怀疑为有操纵利润之嫌。2005年,三一重工实现收入25亿元,其中存货为12.09亿元,应收账款和其他应账款分别为5.97亿、1.49亿元,此三项占总收入的77.05%,也就是说,三一直接以现金方式体现到账户上的不到总收入的1/4。巨额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资产质量和当期利润水平;过高的存货沉淀了大量资金,降低了资产周转率。2006年一季度,三一重工每股产生的现金流为-0.11元。

  而企业旗下盘根错节的子公司产生了相当多的关联交易。2005年,三一重工的关联交易总计4.64亿元。2005年之前,三一重工曾多次就香港新利恒集团是否为其关联企业方面“拒不认账”,但在媒体和管理部门的监督下,2005年该公司终于出现在三一重工的关联公司名单中。2005年向文波曾称三一重工拟并购三一重机,而以“优质资产”并购进来的三一重机曾经是以“不良资产“从三一重工剥离出去的,2002年剥离出去的时候其盈利只有432万元,不到两年的时间,2004年该公司便实现净利润约5000万元,《中国经济周刊》未能获得向文波去年称“预计2005年三一重机预计可实现利润1亿元”的数据。过多的关联交易,也被外界认为有输送利润、业绩失实和掏空上市公司资产之嫌。

  三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被徐工方面认为是“欲盖弥彰”,向文波不过是“掌握了舆论暴力武器”。尽管2005年三一的实现了近60亿元的销售收入,不过,这在号称实现了170亿元销售收入的徐工看来,三一的“举牌”仍无异于“蛇吞象”。

  7月11日,向文波在博客称“收购徐工是愿望而不是动机”,“道理很简单,假如我以收购徐工为动机,显然我的行为是愚蠢的,这样做只会增大收购徐工的难度。”

  向的这番话把部分媒体“搞懵”了。有媒体记者大倒苦水:“我们被动地拖进了一场收购战。”

  “不在于能否收购徐工,真正动机是把徐工收购案作为一个案例分析,”向文波对《中国经济周刊》说,关于徐工的改制、行业及国家经济的安全、并购过程的透明性等问题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写完,“我还将写下去!”

  (配文)凯雷的动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唐韵/上海报道 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以下称“凯雷”)收购徐工,媒体舆论间已然热火朝天。

  据凯雷网站资料显示,成立于1987年的凯雷是一家全球性的私人股权公司,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从事收购、创投及成长资金、房地产和杠杆融资四大领域投资。凯雷方面向媒体表示,凯雷拥有至深至广的本地视野以及丰富的全球资源,可帮助中国企业家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响应中央政府的规划决策。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凯雷进入中国,很可能也将采取在韩国一样路数——买入运营不佳且管理不善的国有企业,然后再脱手赚取暴利。如在韩国金融风暴时,凯雷买了韩国银行,然后从在韩国的花旗银行挖角去经营,最后转手卖出,这正符合是私募股权基金的营运模式的特色。

  企业并购,主角却是博客

  凯雷收购徐工一案的最大热点和亮点之一,便是向文波以博客方式参与其中。对此,国外媒体也表现出了空前热情,对博客形式的关注甚至超过了交易本身,并用独特视角发表了自己的评论。

  美国金融期刊《华尔街》(the Wall Street Journal)6月7日以《中国人的博客欲让凯雷投资案下课》(Chinese Blog Tries to

  Derail Sale of Firm to Carlyle

  Group)为题发表评论称,“以博客和民族主义言辞为武器,中国商人正在进行一场反对美国投资者进入重工业的阻击战”。

  “数年来,博客既描绘过家庭生活,也揭露过科技丑闻,但用于收购战中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远在澳大利亚的当地媒体《金融时报》(FT)7月3日也以《博客打出民族主义牌》为题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7月16日,凯雷宣布已筹集18亿美元面向亚洲(日本除外)的投资资金,由此,其对亚洲的投资资金总额达到了48亿美元。

  《华尔街》的报道称,凯雷等美国私人资本运营公司表示,他们在亚洲作业务时更喜欢采取低调的姿态,但现在,随着他们手中掌握的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实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雄厚,他们动作要想不被人注意恐怕很难。

  私募股权基金本质:为卖而买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目前世界各地的私人直接投资公司现金充裕,去年创纪录集资205亿美元(328亿新元)用于投资亚洲企业,今年有可能超过这一数字,这些公司的管理层对中国市场发生的情况抱有实用主义的态度。

  据数据研究公司Dealogic的报告称,尽管中国采取了监管措施,私人直接投资公司今年迄今在中国的并购活动规模仍达52亿美元,远远超过2004年的7.4亿美元。

  据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全球知名的私募股权基金公司,凯雷基金规模庞大,还有强大的政商网络,现任主席为前任IBM总裁郭士纳(Lou Gerstner)。

  继2006年1月斥资4亿美元收购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部分股权后,又欲图收购徐工,如此大的跨行业并购,凯雷的投资目的和目标是什么?

  在6月14日凯雷提供给媒体的新闻稿中,引用亚洲创业投资基金负责人祖文萃的话表示,凯雷主要投资于拥有杰出的管理层、良好的业务纪录、独特而经过考验的高效运营模式以及拥有广阔潜在市场的公司,“我们拥有至深至广的本地视野以及丰富的全球资源,可帮助中国企业家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能够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响应中央政府的规划决策。”

  6月14日,凯雷宣布为凯雷亚洲增长基金III成功筹集6.68亿美元资金。该基金将主要对中国、印度、日本及韩国等亚洲最重要的经济体系中增长记录良好、处于扩展阶段的各行业优秀民营企业进行投资。基金在中国已进行的投资包括以2750万美元收购安信地板部分股权。

  德丰杰全球创业投资基金高级副总裁沈文海对记者说,一般而言,私募股权基金的营运模式的特色,往往就是私人能够承担较高的风险,愿意冒险赚取更大的利润,投资三个计划赔掉两个、赚回一个就好。

  买入运营不佳且管理不善的国有企业,然后再脱手赚取暴利—这曾经是凯雷以前在亚洲的收购案例。如凯雷当初在韩国金融风暴时买了韩国银行,从花旗银行挖角去经营,把银行的体质结构改善,不到三年就转手,赚了十几倍。

  2006年年初,被凯雷亚洲挖角、新到任的中国太平洋保险经营委员会主席(CEO)潘燊昌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当时郭士纳告诉我,卡莱尔投资太平洋人寿保险的金额高达4亿美元,是大陆保险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案。而我要做的事情就像他当年到IBM一样,就是重整企业。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通常要求五年要达到绩效,然后就会转手卖掉。”

  潘燊昌还向媒体引述郭士纳的话称:“只要真能将太平洋保险重整成功,我相信很多人愿意买,可能卖给国际上更大的保险公司”。

  即使现在,凯雷亚洲联席董事总经理杨向东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收购太平洋25%股份的计划上,凯雷为收购这些股份斥资4.1亿美元,这是它在亚洲迄今为止最大一笔投资。

  据一位熟悉凯雷的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杨向东7月份以来一直在上海协助太平洋人寿工作,为它招募首席审计长和副首席财务长,调整公司结构。

  凯雷的创始人及董事总经理大卫·鲁宾斯坦(David M.

  Rubenstein)表示:“投资者们的大力支持以及他们对凯雷的投资策略和过去表现的认同,令我们深感欣慰。凯雷亚洲增长基金是亚洲最大规模的增长基金平台,该基金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可以享受亚洲快速增长和优秀创业环境的投资良机。亚洲是我们全球业务的一大焦点。我们的投资专家覆盖各个行业,拥有庞大的经营和信息网络,我们力求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处于不同经济环境、不同行业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公司满足其各种资金需求。”

  “私募股权基金找需要改革的公司投资,然后找这个行业最好的专业经理人来经营,给予优厚的薪酬,把公司重新整顿上轨道,再脱手给这个行业的专业机构。”北京清科创业投资研究中心陈强副总裁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配文) 也谈博客的公共边界 ★文/搜狐财经主编

  王子恢远在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中有一个后现代的刘伶,此兄不仅嗜酒如命,且常于屋内裸饮,据《世说新语》记载:“(刘伶)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裤衣,诸君何为入我裤中?’”

  你们干嘛钻到我的裤子里来?用刘伶的理论解释,那些责怪他放浪形骇的人反陷入尴尬。你跑到人家的裤子里去,还反过来指东说西?

  刘伶的狡辩已经成为典故,如果回到那个时代,实在需要和刘伶理论一下的话,你也许会问一个同样可能成为经典的问题: 老兄,你的裤子究竟能穿到多大?

  如今,“刘伶的裤子究竟能穿到多大?”的问题,被翻译成了“博客的公共边界”。作为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平台上的新表达方式与传播渠道,博客的私人边界和公共边界的分野争议由来已久。

  再次激活这个话题的是向文波博客,一个多月以来,向文波博客冲击波已经完全超越了事件本身而打开了许多讨论之门。其间,向文波用自己的博客先后发表二十多篇“檄文”,发难徐工并购,系统地阐述自己“重工行业不能被外资主导”的观点。而最有意思的是,被质疑方徐工集团,几个热血青年也采取博客的方式以牙还牙,见招拆招,一来一往,拉开架势与向文波对练起来,并对向文波通过博客方式“干预”徐工改制提出强烈意见。

  这是只有博客时代才有的百花齐放。

  争鸣中当然有不同的声音,向文波的总裁身份成了他被诟病的理由,认为他这种身份的人通过博客发表那些观点不妥当,并提出了博客的公共边界的问题。

  向文波博客门事件是否妥当,关键在于看博客的性质。在我看来,这种争议其实是因为还有人们对于博客这种新型传播形态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不能完全接受。与传统的传播渠道相比,博客不仅是后娘生的,而且还天赋出众,一出生便表现出了某种优秀继承基因。对博客表达方式持怀疑和拒绝方式的人,当他们面对一些公共性话题的时候,习惯于接受传统媒体建立在群体化共识基础上的、经过集体选择过滤的传播方式,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才是一个社会表达的“正规出口”,而个人博客则永远是一个裤子里的空间,一个人拎着裤子站到演讲台上发表一个公共观点有失庄严,而当这种观点的发布直接影响到了某种利益格局的时候,这种意识冲突就表现得更为强烈。

  有一个既定的事实判断:博客天然是媒体。既然是媒体,所以博客天然具有公共性。而作为媒体,博客是一种以个性化与自我意识为前提的“自媒体”,所以它本身又天然地有其个性化与隐私性特征。如何来区分两者之间的界限?在这里就可以用得上刘伶的裤子,裤子以内的,是自己界定的具有隐私性的空间,而在裤子外的,则是公共性空间。

  另一方面,博客的公共性还表现在其传播方式上,因为借助互联网新技术传播,博客是一种高效率的传播方式,可以被更多的人互链、点击、传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以很低的成本影响到广大的人群。

  所以说,博客的“自媒体”特征与其传播的公共性,均使得其成为一个隐私性与公共性结合的传播渠道。博客既可以满足隐私性表达需求,也可以以个人身份介入公共话题和公共传播,这种需求的转换取决于博客主人的表达取向。

  与博客的这种“自媒体”属性相比,传统媒体一直以压抑个性表达的方式存在,完全杜绝非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占据传播渠道。传统媒体追寻多数人的表达,因此,私人情感和表达一直被合理合法地限制着,任何个人不可能借助这种传播平台达到自我表达的自由境界,最终面向公众的表达是被职业传播人过滤过的。

  但是,博客传播带来的改变,是个性表达的自由张扬与隐私共享的可能,它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表达意愿和自由需求,与此同时,博客打破了被监管与职业垄断已久的话语权,写作与传播不再是一种职业垄断而是一种自我选择,全民写作、全民传播、全民阅读成为可能,这种变化对于传统传播方式而言完全是颠覆性的,所以有人将博客称为新一代网络传播的“源代码”。

  看看这些“源代码”发力的案例吧:1998年,麦特·德拉吉(Matt

  Drudge)用博客报道克林顿性丑闻,如果认为博客只是麦特·德拉吉自已“裤子里的空间”的话,就不会有美国总统拎着裤子站在全世界面前的事实;当自己不露面就被认为是被抓时,潘石屹(潘石屹博客,潘石屹新闻,潘石屹说吧)足不出户口,在自己的博客黑色幽默道:我和任志强(任志强新闻,任志强说吧)都没有被抓起来,弹指间天下皆知,谣言不攻自破;去年,笔者在自己的博客中率先发布甘肃农民自杀炸法院的新闻,我就用了一个标题,但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来自案发当地的搜狐网友与知情者很快就通过留言的方式将所欠缺的全部新闻事实补充完整。

  这就是博客私人性向公共性延伸的最好的体现。

  如果此后回顾向文波博客门事件,我们便可以自然地问一个问题:在反对凯雷并购徐工这个公共话题上,除了博客,向文波还有没有实现自由表达与高效率传播的工具呢?除了博客,徐工集团还有没有更好的回应手段?除了博客,还有没有媒体能利用全民智慧参与论点,来关注外资并购过程中的中国重型机械行业命运与民族工业成长的未来?

  我们注意到,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内,向文波通过博客发表30篇左右的文章,没有哪家纸媒体能开放如此多的版面,而因为是博客的体现方式,搜狐财经没有对向文波的博客删改过一个字,完全尊重向文波的表达自由并向读者原生态呈现,对其文章负主要责任的,是向文波自己。

  正是因为“自媒体”特征与公共传播的特性,博客可以是一种建设力量,也可以是一种破坏力量。就像是一把刀,它是一个工具,用它杀人切菜,取决于使用者。

  所以博客的公共边界其实就是那条裤子,本用不着争议,我相信能管好自己裤子的人都能很好地掌握这个边界,所以我也认为,博客的个人空间与公共领域的边界应该交给博客的主人去衡量而不是交给社会去评判。如果你所谈论的内容是你裤子之外可以与大家共享的,如果你觉得所有的表达方式与传播渠道中只有博客最适合,那就放心地写吧说吧传播吧,法无禁止视为许可,你有表达的权利与自由,何况现代技术又给了博客这么好的工具,只要你不违犯国家法律,就不要因为别人的指责而噤若寒蝉。

  从这个意义上,如果不能依法制裁向文波,那就尊重向文波们的表达权利。

  当然,博客时代,你是可以展示你的个性甚至隐私的,但是要知道,因为传播方式的公共性,天下人都有可能钻到你的裤子里瞧瞧,然后再给你说出去,你要考虑好风险和后果。当然如果你是木子美、芙蓉姐姐等,对此根本就不以为然,甚至希望全天下的人都钻到你的裤子里来看看,你还来得及成名,目前这个市场也还在。

(责任编辑:胡立善)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 精华区 辩论区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用搜狗拼音输入法发帖子,体验更流畅的中文输入>>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财经特别推荐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上证 沪B 中300 深成 深B

股票查询


频道精彩推荐

·印度孟买发生连环爆炸
·车臣匪首巴萨耶夫被击毙
·俄罗斯客机A-310失事
·2008奥运会 NBA 科比 F1
·2006世界杯 姚明 王治郅
·2006年德国世界杯
·世界杯赛程/电视转播表
·世界杯视频 积分榜
·世界杯精彩图片
·日产轩逸 奇瑞V5 s.h.e






约定
爱如空气
离歌
江湖笑
城里的月光
太委屈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财富八卦

·商品渐丰 走进真实朝鲜
·领导人获赠的外国珍宝
·啥是登峰造极的豪华房车
·叫价2.5亿中国第一别墅
·北京最早出现的美女广告
·领导车队出行的特殊待遇
·教师是怎么买得起别墅的
·最不要命的十种工作(图)
·中国公路奇观令人看傻了
·06最新版央视美女排行榜
·作呕的烧鸡加工全过程
财经专题推荐

·新农村建设 权证 油价
·深圳高峰会 人民币升值
·海外上市 股权分置改革
·重启IPO 医改方向之辩 

24小时点击排行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