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经历大秦铁路网上发行、工行上市在即利空消息打击之后,昨日晚间,国航首发下周将通过发审委审核的消息再度传来。发审委将于7月26日召开年度第23次工作会议,审核“巨无霸”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首发申请。
国内股市能否顶住大型国企IPO旋风,市场参与各方担心之至。
国航先发H股再发A股
国航前身是民航总局北京管理局,1988年7月,原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成立,并承接了民航北京管理局的业务。
早在1999年,国航就曾有过上市梦想,拟分赴美国纽约和香港上市,结果告败。失败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1998年开始的亏损。
1988年,中国民航业进行了一次大改组分家,国航挂牌成立。当时中国民航业增长速度极快,各航空公司大力购买飞机扩大规模。结果因为“固定成本投入太多,且机队结构不合理,大型飞机太多,运营成本高”,导致亏损。
2004年12月15日,中国国航公开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即H股),并在香港和伦敦两地同时上市。本次的A股招股说明书显示,国航拟发行不超过27亿股A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121.3亿股,其中A股不超过89.06亿股。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国航每股净资产为2.10元,总资产为690.6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400.81亿元,主营业务利润70.95亿元,利润总额25.59亿元,净利润17.09亿元。
融资太快恐伤及股市
“屈指计算,近期已经上市和将要上市的大家伙,就有中行、工行、大秦、国航四家,难怪有比喻,称现在是‘扩容刚起步,就猛踩油门,全然不顾乘客和路人’。”一位机构人士表示。
2000年融资额最高,为1512亿元,其后2002-2004年间平均每年的融资额只有800亿元左右,而现在两个月的融资额就已接近前几年的全年水平,还不包括此次的国航。
此次大盘出现120点的调整,动因无非是快速扩容预期以及市场技术性要求,尤其是扩容预期更为主要。如果下半年大盘股发行数量有限,股市的总体供求关系不会出现失衡;如果每月都有大盘股发行上市的话,目前市场的量能是难以承受的,届时股市的供求必然失衡,并导致股市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
上述机构人士还担心,“管理层融资政策的不确定性给市场带来极大困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似乎又可理解为管理层对目前市场点位仍嫌‘太高’或‘还行’,这种暗示对于市场的打击更大。”
(责任编辑:康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