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项俊平 武汉报道
    谈起杂交稻,人们往往把它与袁隆平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在这一领域,还有一个几乎与袁隆平比肩的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朱英国教授。
    隆平高科一年的销售额高达7亿元,而朱英国研发的红莲型杂交稻在产业化道路上才刚
    刚起步。产粮大省湖北,希望在朱英国品牌的带动下,做出一个上10亿元销售额的种子产业。
    7月20日,记者在武汉大学采访时获悉,湖北省红莲型杂交稻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日前在汉成立,副省长刘友凡出任组长。小组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家大力推广杂交稻项目的背景下,出台一系列的举措,加快红莲型杂交稻的发展,尽快打造出湖北版的袁隆平。”
    湖北打造举措
    “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利用自己创造的杂交稻组合,实现湖北的杂交稻种子产业化和稻米产业化。”朱英国说。
    怀着这样的梦想,今年5月28日,朱英国向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寄出了自己撰写的《关于加快发展红莲型杂交水稻的建议》,希望省里建立湖北省红莲型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加强对红莲型杂交稻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促进红莲型杂交稻在全省乃至全国迅速得到推广。
    6月12日,正在北京参加全国院士会议的朱英国突然接到省政府电话,告之刘友凡副省长将于近期会晤院士。原来,俞正声书记将朱英国的来信批转给了分管农业的刘省长,并请刘省长代他“看看朱老师”。
    6月20日,刘友凡副省长召集武汉大学、省政府办公厅、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农科院等有关方面的负责人,专门听取朱英国的汇报。
    会议最后以省政府的名义形成了一份纪要,落实了几项具体工作:一是由武汉大学牵头,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农科院参加,在一个月内拿出建立“湖北武汉红莲型杂交稻研究中心”的方案;二是省农业厅2007年从优质稻专项资金中安排500万元支持红莲型杂交稻种子生产,将红莲型杂交稻珞优8号列为了2007年湖北省主推品种;三是省财政厅将优质稻良种补贴与种植珞优8号直接挂钩;四是朱英国任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组建研发团队。
    会上,刘副省长宣布成立由武汉大学、省发改委、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负责人为组员的湖北省红莲型杂交稻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并主动提出担任小组组长。
    朱英国——袁隆平第二
    1972年,年仅33岁的朱英国开始进行水稻雄性不育系选育。两年后,他利用红芒野生稻与莲圹早杂交出中国新的细胞质类型“红莲系”不育系。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惊人的成就并没有给朱英国带来耀眼的光环。
    早在朱英国育出“红莲系”的前一年,一位来自湖南的科学家通过雄性不育稻株——野败,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了三系杂交水稻,将水稻产量从每亩300公斤提高到每亩500公斤以上,创造了一个震惊世界的神话。
    他就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袁隆平。
    随后,袁隆平的三系杂交水稻风靡大江南北。在随后的30多年间,袁隆平在杂交水稻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他的研究成果一个接一个。在当今中国,有一半的水稻种植面积和60%的水稻产量是袁隆平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袁隆平因此享有“杂交稻之父”的桂冠。
    2000年12月11日,袁隆平将杂交稻种进了资本市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股票“隆平高科”在深交所挂牌交易。仅仅一周时间,这只发行价为每股12.98元的股票一路高开高走,最高时涨到47元。几乎是一夜之间,袁隆平因拥有250万股“隆平高科”,成为亿万富翁。
    尽管朱英国的“红莲型”和袁隆平的“野败型”同被国际公认为水稻的三大细胞质类型之一,但红莲系一直徘徊在市场的边缘,难以产生品牌效应。
    “朱老师不像袁老师那样有自己的研究中心,有大面积的试验田和示范区,有国家和省里的巨额支持。”朱英国课题组的一位成员介绍说,袁老师除了公司每年投入产品研发经费3000多万元,开展超级杂交稻、两系杂交稻等产品研发外,还有2000万元的总理专项基金以及省政府几百万元的拨款,湖南省农业厅厅长为了向全省推广袁隆平的杂交稻,亲自跑县市,做宣传、推销工作。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今年3月25日,朱英国以技术参股的方式加盟由深圳三家投资机构发起成立的武汉国英种业有限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朱英国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种子加工厂、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新品种展示基地。
    据武汉国英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丁俊平介绍,公司已在湖北黄陂、黄湖、四川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制种面积达6000亩,预计产种250万斤,“未来的规划是在湖北黄陂建设5万亩的杂交稻制种基地,实行订单收购,全产全收,仅此一项,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4000万元。”
    “自2002年以来,我培育的红莲优6、粤优9号和珞优8号等3个品种先后通过了国家和省级种子审定,在全国9个省(区)120个县推广种植面积达1000多万亩,产量比其他品种增产6%左右。”朱英国兴奋地告诉记者。
    凭着红莲型杂交水稻带给农民的福祉,2005年12月13日,66岁的朱英国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当时,在台下为当选院士鼓掌祝贺的,就有袁隆平先生。”朱英国回忆道。
    水稻生产正进入“第三次革命”
    去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从2005年起,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
    7月6日,农业部长杜青林在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大会上宣布,中国在超级稻育种技术上实现了亩产800公斤的新突破,水稻生产正进入“第三次革命”。
    显然,按亩增150公斤计算,朱英国的珞优8号就以亩增200多公斤的纪录,一步超入了超级稻的行列。
    据朱英国介绍,红莲型不育系属于优质杂交水稻新种质资源,2005年在“国家区试品种”生产试验中,珞优8号比目前市场主导产品——“汕优63”增产5.95%,大面积生产亩产可达700公斤以上,比一般种子的亩产量高出200多公斤。
    而专家对红莲型不育系最感兴趣的,是它的种植将改变我国杂交水稻种质资源的野败型单一模式,对我国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和粮食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价值。
    湖北省农科院的一位专家指出,40年代中国种植水稻品种46000余个,现在只种植1000余个,其中面积10万亩以上的仅322个,并且大都是育成品种和杂交种,几乎不再种植原来的老品种。作物品种单一和遗传基础狭窄导致人们利用作物的种类逐渐减少,进而作物的品种逐渐单一化,品种的遗传基础越来越窄,而栽培植物对无法预料的环境变化或新出现的病害和寄生物失去抗性,已数次使人类蒙受灾难或造成巨大损失。
    1970年,美国南部种植玉米的土地有一半以上被玉米大斑病所摧毁,使美国玉米的收成损失了15%,而农民损失10亿多美元;中国小麦生产上,也曾因60年代“碧玛1号”推广数千万亩,在1964年突遇锈病大发生而损失惨重,1990年再次由于小麦锈病大流行,带有洛夫林血统的小麦失去抗病性而损失26.5亿公斤。
    红莲系的挺进市场,打破了野败系一统天下的局面,所以,红莲系,从遗传多样性上讲,起到了隔离带和防火墙的作用,有利地促进了水稻生产的“第三次革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