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不断面临的升值压力,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看来,却是一次“战略机遇”。这位著名经济学家最近公开撰文声称,中国在海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时机已到。
今年上半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经高达9411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222亿美元。 充盈的外汇储备和不断高涨的人民币升值呼声,在李稻葵看来,却是“人民币的国际化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良机”,“中国应该抓住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这一战略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在目前的国际贸易中,以人民币计价的交易数量微乎其微,世界各金融机构包括各国央行所持的人民币资产也悉数为零。“这都与中国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李稻葵表示。
从其他国家经验来看,一国货币国际化一般都是先放开资本账户,让货币能够自由流动,然后逐步参与国际贸易,形成以该国货币计价的资产。但李稻葵指出,在中国金融体制不完善的状况下,以发行人民币债券的方式让人民币逐渐国际化,是一条可行途径。
目前,美国全球发行了8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券,而日本的海外债券规模也达到了7万亿美元。对于发行人民币债券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李稻葵用“妙不可言”加以形容。
“如果能够在国际上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那么,即使人民币汇率发生波动,中国的政府和企业也不用担心发生国际收支危机,因为中国的债务人(企业或政府)的收入和债务在汇值上是对等的,都是人民币,这是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国际化所能获得的最大好处。”
李稻葵同时预言,一旦人民币国际化,“铸币税”的优势将随之到来,即央行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来获取国际资产,进而拥有在国际范围内的购买力。
李稻葵认为,我国香港是发行人民币海外债券的自然选择地,“这会有利于巩固香港作为世界第六大外汇交易中心的地位,甚至于帮助香港的外汇中心地位超过日本和新加坡。”(实习记者 邢飞) (责任编辑:田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