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一位急于在北京安家但又预算不多的朋友曾打通海淀中关村附近一楼盘的售楼电话,询问50平方米左右一居室的情况。得到的答复是,该户型尚有存余,正在出售中,但是,必须购买120平方米以上户型一套,才能得到小户型的认购权。
北京的中小户型紧俏至此,大概是许多人未曾想到的。这也就难怪那么多人对建设部出台的限面积政策大呼不解。但对于经历过如此购房窘境的人而言,就算不对这一政策大声叫好,至少也很能理解政策的初衷。
关于户型的争论于是此起彼伏。不过,在一些人坐而论道之时,紧跟政策的开发商已经开始行动,征集中小户型设计方案的活动不断见诸报端。根据最新的统计数字,“国六条”出台后的6月份,在北京所有取得预售许可证的18个普通住宅项目中,中小户型项目有13个,占72%,一些楼盘甚至整栋都是60平方米~70平方米的小户型。
供应结构彻底反转了,那些担心开发商转不过弯来的人大可放心了。需要担心的还是消费者,因为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今后可能出现与一年前相反的状况:购房者想买一套120平方米以上的房,却被开发商告知,先买两套小户型才能买大户型。比较简单的方法,当然可以再出一个限面积方案,例如限制必须开发70%以上90平方米以上户型。
但是,根本的问题总是不能解决,因为简单的改变供求结构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供求矛盾。所以说,盖的房子是大是小并非问题关键所在。真正应该反思的是我们一直所学习的香港住房制度模式,和所谓的“居者有其屋”的社会理想。
有趣的是,我们的学习榜样香港早就从金融风暴中吸取了教训,放弃了“居屋”为核心的旧有住房制度。停建居屋之后,香港住房制度发展的趋势是,把高收入者交给市场,把低收入者交给租住公屋,放弃对中低收入人群的激励和帮助制度,因为对这部分人置业需求的补贴,曾经很大程度上推高香港的房价。
反观今天我们的限户型政策,在改变供应结构的同时,也在迎合中低收入者的置业需求;虽然暂时缓解市场矛盾,但其所带来的需求放大效应很可能在今后激化供求矛盾。
所以,与其通过行政命令限定户型,不如多供应廉租房;与其放弃对大户型的执着,不如放弃对所有权的执着。如何破除大众对房屋所有权的执着,合理有效地疏导中低收入者的置业需求,才是现阶段最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在研究这一课题时,我们还需要牢记一点,房地产市场永远不能可能解决自身的问题。就目前中国市场而言,至少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转变观念,二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后者。目前国内消费者积极买房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民社会保障计划匮乏,医疗、养老保障薄弱。很多人主要依靠个人储蓄和家庭照顾这两个手段来保障晚年生活,使得他们将购房增值保值作为个人保障手段。一旦社会保障制度得以健全,相信会有更多人将手头的钱投入到学习、创业中,而不是心甘情愿作“房奴”。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