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已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会长房维中分析今年1—6月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时指出,第一,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是强劲的,从1月持续到5月,而且会持续强劲增长下去。
第二,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扩张增加盈利的动力强,造成银行信贷偏松,助长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膨胀。
第三,迄今为止,宏观调控所采取的措施,都是属于微调性质的,属于警示性的,不足以抑制住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和银行贷款的过多投放,建设规模不是有所收敛而是越来越大。说明宏观调控的力度不够。
在谈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银行信贷投放过多的危害时,他说,最大的危害是造成生产能力的大量重复建设,加剧一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如果“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控制不住新开工项目,控制不住建设规模,整个的“十一五”规划部署将被打乱,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转变增长方式等等预期都将落空。
随之而来的是金融风险加大,大量的贷款会因到期收不回来形成呆账和坏账。
他强调,在现实情况下的宏观调控,采取经济的办法固然重要,但行政的办法不可不用。特别是对待地方政府的越位和错位行为以及违规操作行为,采取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是必要的。
瑞银:中国经济没有2003年热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GDP在2006年上半年和第二季度分别增长了10.9%和11.3%,达到12年来最快的增长率。但瑞银集团的报告却指出,详细研究指标后发现中国经济过热的情况有所好转,“过热”没有2003年那么严重。
瑞银亚太区首席经济师安德森在报告中指出,尽管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过热情况比2003年更为严重,但部分原因是统计方法的“自由化”造成的。在安德森看来,信贷、投资、消费和物质活动等详细数据都表明,虽然经济增长迅速,但过热问题已比2003年有所好转。
安德森在研究详细指标后指出,支出活动指数显示出强劲的国内增长,但该指数低于2003年时的水平,且增长势头已达顶峰。安德森认为,支出指数增长的加速度全部来自出口净额而非“国内过热”的增长。
其次,物质活动指数接近但低于2003年的增长水平,此指数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建设和基础设施的消费加速,其他指标如能量使用和运输活动等正在逐渐放缓。而半年真实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远低于2003年的峰值,且该增长率在最近几个季度已趋于平稳。此外,银行信贷增长也远低于2003年的峰值,第二季度的紧缩政策也导致了6月的增长减缓。
夏斌:适度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
夏斌(夏斌新闻,夏斌说吧)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前景做了如下分析:第一,政府不能因为有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动汇率,也不能因为没有压力而不动。对于汇率改革的问题,要从中国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从中长期出发。当然,中国的经济长期看好,人民币会有升值这个过程,我们要循序渐进地改。但是,不是因为别人压我我就改。
第二,如果大家承认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不是一年半载的事,速战速决对谁都不利,那么在保持全球经济非平衡发展的前提下,要解决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就不应高估人民币汇率的作用。人民币汇率对中美贸易的影响是有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放弃和不愿意进行汇率改革。
第三,中国政府汇率改革的方向不会变,也不应该变,还是应该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原则。
第四,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我们还是有充分条件的,在制度上是有空间可以执行的。在确保中国经济继续稳定增长方面,也是能够容忍的。理由是:(1)去年7月21日来,人民币一年累计升值是3.5%;今年5月底,比年初增长0.67%,升值的条件还很大。(2)一年中,包括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外汇市场改革中,适应能力在提高,包括推出了一系列外汇工具、交易工具和交易制度。(3)央行的对冲操作还有余地。这意味着我们想控制的货币信贷目标还是可以做到的。(4)我们解决汇率矛盾,减缓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压力的各种措施正在陆续推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又支撑了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的继续执行。
他认为,在这样一种形势之下,可以增加点汇率的弹性,首先应该扩大些浮动区间。至于扩大多少需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在市场浮动中,全年下来人民币升值2%~3%,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 (责任编辑:任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