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成
经常与总部经济概念一起提及的是集聚经济,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总部经济的概念,首先应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以说明。
总部经济与集聚经济的关系
集聚经济与规模经济的概念密切相关,因为集聚经济是外部规模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下降的趋势,它具有两种形式,即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是指企业规模扩大时从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的增加,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单位成本下降。规模扩大后企业内部分工更细,可以减少管理人员的比例,购买大型设备,充分利用副产品,减少购销费用。这一过程实质上是将交易费用内部化的过程。
外部规模经济(简称外部经济)指来自企业外部的成本节约优势,使企业获得很多方便条件,如原材料和设备的供给、机械修理、专业服务、信息交流、运输、技术人员供给、劳动力培训等。如果企业不能从外部得到这些优势,就需要从内部提供,这必然增加成本,只有在企业本身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以及具有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的条件下才能做到这一点。
集聚经济是指通过生产活动在工业区域或城市内彼此接近,集中使用运输、通讯等基础结构和服务设施,节省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费与能源消耗,有利于资金周转、商品流通、劳动力培养以及企业的技术创新、升级与竞争,来获得外部规模经济的效果。要获得外部规模效应有两种途径:一是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来使企业之间能够获得各种成本节约的优势,这是一种发展的观念;二是通过企业在地理位置的集中来获得该优势,这是一种调整的观念。因此,集聚经济是外部规模经济的一个特例。
总部经济在形式上是集聚经济的一种特例,但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既通过调整来发挥集聚效应,同时还通过不断发展来发挥辐射效应。总部经济通过总部基地为集聚经济提供了空间平台,它所吸引的集聚对象以企业总部为主,在获得相应的外部经济的同时,还会发挥总部对周边区域的辐射效应,因此,又是与集聚经济有所区别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形成机制的比较
总部经济与集聚经济的形成机制都是由于企业在追求成本———收益最大化过程中而形成的,可以获得以下的收益:
第一,获得生产和销售的规模效益。通过集聚使得在集聚区内生产和销售的数量很大,可以使企业获得相应的规模效益。比如浙江诸暨大唐镇的袜业市场,集聚了大量的袜业生产和销
售企业,每年交易量达60亿双;而在绍兴的一个新建的织布厂,年产量达上亿米布。这类产业集聚称为“块状经济”。
第二,促使分工深化。产业集聚使专业化分工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获得了空前发展。通常以“大而全”、“小而全”的方式存在于一个企业内部的生产环节,在这里大量地分布在不同企业之间,每个企业只做一个部件,甚至一个部件的某个环节。企业分工的特点是,对技术含量较高、零部件较多、价值量较大的产品,如彩电、复印机等,不是一个主机厂(总装厂),而是几个厂在同一区域,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也不是一家,而是若干家。正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样,一个零部件厂可以同时给多个主机厂配套,容易到达规模经济要求,从而降低成本;而对主机厂来说,有多个供货商可供选择,有利于通过供货商的竞争改进质量、降低成本。对技术含量和价值量不高的产品,如袜子、领带等,则有大量成品生产企业集聚在一起。在其前道生产环节也有细致的分工。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配套体系,是这些产业集聚区最重要的优势。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IT、家电等产业的聚集已经形成。在这一地区100公里左右的范围内,90%以上的计算机零部件、80%以上的手机零部件、将近100%的彩电零部件都可以采购得到。
第三,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分工深化大大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成本。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彩电、计算机、手机等产品零部件的采购成本比其它地区低30%。而浙江“块状经济”的产品成本和价格,也可以说低到了极致,比如在北京市场上卖五六十元的布料,在当地不到10元;在外地市场上卖五六元的袜子,在当地仅几角钱。
虽然二者在形成过程中以上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形成机制方面还是有以下的不同:
集聚经济的形成主要以生产成本优势来带动企业的集聚。如在广东东莞的发展就是由贸易带动而形成的,由于其所具有的区位优势以及人工成本优势而首先获得了国外技术、资金的支持,从来料加工开始,到总装厂以及相关的配套厂家,从而形成了企业的集聚。还有一种是由本地区名牌企业所拉动的,当一个企业做大以后将会带来相关配套企业的集聚。如在顺德的科龙、美的、格兰仕等名牌产品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厂家的发展。科龙的冰箱、空调等的外部采购率达到70%以上。
总部经济的形成主要是由与生产成本以外的其它因素所形成的。当一个区域具有优越的投资环境时就会对企业总部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区域资源在空间上得到重新优化配置,即各种优势资源不断集聚,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断提高了集聚地的各种成本,企业在考虑了成本-收益的前提下,就会将企业中附加值高的研发中心和商务总部迁至该区域,从而形成总部集聚的中心和发达的总部经济。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胡立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