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继7月5日来,央行第二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之前,市场普遍预期央行会在近期提高存贷款利率。目前情况下,此前的紧缩措施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央行维持低利率水平尚有一定的必要,而下一步动用包括汇率的政策组合拳的措施值得期待。
低利率环境尚有必要
在目前宏观形势下维持较低的存贷款利率有其一定的必要性。其一、保持人民币美元利差的需要。为了抑制过多的外币资金流入到国内,必须保持人民币和美元之间适度的利差。从上周四美国公布的数据及美联储局主席证词陈述来看,美国经济增长未来会放慢,通货膨胀将会逐步缓解,美国本轮升息周期或接近尾声。如果美元升息接近尾声,我国利率上升幅度有限。美国上周公布,6月领先指标上升0.1%至138.1,其上升幅度低于市场预期0.1%;费城联邦储备银行7月制造业指数自6月的13.1大幅下滑至6.0,为1月以来最低;美联储局主席贝克南就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发表证词陈述时也表示:预计通货膨胀率将逐步下滑。
较低的存款利率,是刺激居民消费的重要条件,也是支持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改革的需要。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一个稳定和宽松的市场环境,如果提高存贷款利率水平,势必冲击股市和提高国有企业的融资成本。另外国有银行的重组和上市工作没有全部完成,也需要稳定的金融环境。
紧缩措施已显成效
6月份的金融数据表明,宏观调控开始取得成效。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增幅比去年同期减缓6.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减缓4.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末减缓3.8个百分点,比上月末减缓2.3个百分点。而历史上,6月一般是信贷的小高峰月份,此次增长趋缓应该说是紧缩措施发挥了作用。
自年初以来,央行先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货币、提高贷款利率水平、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窗口指导及定向票据等调控措施抑制经济过热的苗头。这些调控措施能够在控制住信贷投放规模及固定资产增长速度的同时,也能够优化信贷结构。
在市场流动性降低后,商业银行在有限的信贷资金发放面对信贷需求时,必将会选择风险小、效益高的项目。发放贷款更加注重贷款的质量是流动性收缩后商业银行的内在要求。定向票据和窗口指导,是人民银行给商业银行的外在压力,使得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的过程中,会选择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效益好的信贷项目。
为汇改预留空间
在6月宏观数据出台后,市场预期央行会动用价格工具再度紧缩,而此次却依然启用数量工具,这主要是取决于汇改的进程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弹性,而利率上浮区间主要还是要大部分取决于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货币当局目前采取数量手段而不是价格手段回收过剩的流动性,可能也是在于给汇改留下比较宽裕的空间。
此前市场预计央行将调整基准利率,一个有利的理由在于,美国日本等外围市场在普遍加息的情况下,中美之间的基准利率的利差开始逐步扩大,中国货币当局可以一方面维护升值稳定,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动用价格手段。而上周五出市场的意料,动用准备金率数量手段,可能预计在汇改方面预留伏笔。
从流动性过剩的源头看,主要在于央行为配合汇改保驾护航而被动投放资金,维持市场低利率,因而在保持国内紧缩步伐的同时,最终也需要在汇率改革上面下功夫,动用内外部政策组合拳,全面狙击流动性过剩。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