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的通知着实让国内近年来汹涌澎湃的煤制油投资热感到彻骨寒意。
一纸禁令
国家发改委日前发文通知,煤制油品和烯烃尚处在工业化试验和示范阶段,还存在技术和工程放大风险,应在取得成功后再推广;在国家煤炭液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前,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应暂停煤炭液化项目核准。
通知指出,一般不应批准年产规模在300万吨以下的煤制油项目,100万吨以下的甲醇和二甲醚项目,60万吨以下的煤制烯烃项目。
受原油价格不断上涨、高位运行的拉动,一些地方不顾客观条件,纷纷规划建设煤制油品和烯烃项目,目前开工建设的十几万吨规模的煤制油、煤制烯烃装置多数不够经济规模,技术不够成熟。建成后将类似小炼油、小乙烯属于淘汰之列,且这类装置投资巨大,动辄几十亿,具有较大投资风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研究员钱平凡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一些地区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以资源为手段,大举招商引资,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不合理。个别企业以建设煤化工项目之名,行圈占和攫取资源之实,大肆套取煤炭资源,实际目的是采矿。有些地区煤化工产业刚刚起步,现有煤炭资源就被瓜分殆尽。”
煤化工产业具有规模化、大型化、一体化、基地化的特征,其技术含量高,投资强度大,对项目业主实力和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等社会依托条件要求较高,而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依托条件相对较差。钱平凡表示:“煤化工与原煤开采虽然形成产业链关系,但我国的煤炭企业未必有煤化工的技术优势,而发展煤化工产业更要有较强的风险防范能力”。
一哄而上
在国际油价不断刷新历史纪录的刺激下,国内掀起一股煤制油投资热潮。
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院长杜铭华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展示了国内开展煤制油项目的示意图,包括前期论证工程、建设中工程、示范工程,全国从南到北呈遍地开花之势。内蒙古准格尔和鄂尔多斯、山西潞安、山东兖矿、新疆伊犁、甘肃的华亭、黑龙江依兰、贵州毕节、云南先锋和安徽的淮南和淮北等地,大约有十余个省份都有煤制油的项目在开发或建设中。
然而,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巡视员吴吟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除了2002年国家计委批准了神华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进行年产100万吨煤炭直接液化的立项报告,其余只是同意其进行可行性研究。”由吴吟任组长的“中国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对外谈判工作组”负责研究、指导和对外谈判有关煤制油项目事宜。
杜铭华表示,煤炭液化的关键是大规模工程化开发,我国的煤制油项目在2010年前处于工业化示范期,而2010年后才进入产业化发展期。吴吟也称,中国的煤制油发展现仍处于示范阶段,其他煤制油项目发展得不到国家支持。地方上虽有年产50万吨油品的审批权,但油品项目没有规模是难以发挥效益的。“国家的意思是待神华项目试点成功后,再陆续展开。”
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对本报记者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将煤制油大批量用作石油替代品还不现实。”他说,神华集团上马煤制油项目,是因为其承担了维护能源战略安全的任务,但从根本上说,煤制油不能解决石油不足的问题。
过热
根据已披露的信息,进入2006年以来,一些企业加快了煤制油项目进程:
徐州矿务集团打算到2015年形成年产300万吨油品的能力,一期先建设年产48万吨油品的生产线,目前正在立项;内蒙古伊泰欲建设规模为年产煤基合成油48万吨的项目,项目总投资为50亿元,一期年产16万吨,已于5月开工奠基;而今年2月底,作为山西煤化所煤制油技术的商业化示范项目,潞安集团已经开工建设一条年产16万吨的煤制油生产线,按规划到2015年建成年产520万吨油品的工厂……
与此同时,外资对煤制油项目的觊觎更是对投资热推波助澜。7月初,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与壳牌签署联合研究协议,旨在采用壳牌煤炭间接液化核心技术,共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发煤炭间接液化项目。如果这项为期三年的研究进展顺利,那么这家工厂将是中国最大的煤制油项目,建设预计规模的工厂需要花费50亿至60亿美元
神华和宁煤(已经与神华重组)分别在陕西和宁夏展开了引进南非萨索的技术、年产300万吨油品的可行性研究。今年4月份,神华和世界头号煤炭企业美国博地能源公司签署了一个关于开展煤炭合作的备忘录,关键是在煤制油方面进行合作。
据杜铭华预计,到2020年我国煤制油项目将完成总投资4000亿元到5000亿元,形成年产5000万吨油品的生产能力。他说:“如果目前大干快上发展速度得不到遏制,那将远远突破这一预计。”
面对如此投资热潮,钱平凡指出,目前这些项目都是分散建设,处于无序发展之势,而这正是国家没有及时出台煤制油行业发展规划、没有进行产业布局导致的结果。“从国家能源安全考量,很多国家都把煤变油作为一种战略技术储备来研究,中国也不例外。但是,这种研究必须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和规模,超出了战略技术储备的范畴,反而会伤及自身。”他说。
过热玄机
国家发改委以300万吨规模为界,政策一旦被严格执行,那意味着很多先前运作的煤制油项目就将搁浅。当然,国家对300万吨以下不批,并不意味着300万吨以上一定批,就是让一些蠢蠢欲动的中小型煤制油项目彻底死心。
这是因为煤制油的市场基础并不牢固,发展煤制油,等于是在和石油期货价格进行赌博。现在所处的高油价让许多开采成本较高的油田和一些生产成本较高的替代品都有了投资价值。但是,面对这样的市场机会,谁也不能保证油价的持续走高,未来油价将不可避免地处在周期性的波动当中。油价可能短期背离这个成本,但不可能长期背离。所以,在高油价时期投资的煤制项目,很可能随着油价波动变成废品。
涌动的煤制油项目热,其投资主体大多为国有资本,尤其是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态度,致使煤制油蜂拥而上。“国家发改委此次发文也意在控制不负责任的盲目投资。然而,一纸通知根本难以遏制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投资冲动。”钱平凡则表示:“在我国,企业素有以工程倒逼项目审批的惯例,先盲目上马,再寻求立项审批,甚至干脆就非法经营。例如,目前国内钢铁、焦炭、汽车等十三个行业存在比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即使国家发改委早先进行了预警,但投资仍在攀升。”
而介入国内煤制油项目的外资,在投资前要进行长时间的可行性研究和充分论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投资决策才更加理性。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