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一则“某电厂抄表工一天抄4次电表就可领取10万年薪”的新闻再次引发对垄断行业,尤其是电力行业高工资高福利的争议。在舆论沸沸扬扬的同时,又传出了电力系统要减薪的声音。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也出面澄清,6月30日起电价提高2.5分钱不是解决电力企业职工收入问题。 由行业亏损推出涨价和减薪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但对待减薪说,许多人发出了质疑,认为这只是垄断行业面对批判的自我解压,也有人断言减薪将成为“改革秀”。要让电力行业薪酬真正降下来,与其他非垄断行业实现平衡,就必须进行行之有效的电力体制改革。这方面,国外的经验也许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政府只确定输电价格 员工收入与公司绩效挂钩 美国地域广阔,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电力系统,电力监管通常以州为界,市场化改革也比较复杂,形式各异。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电力行业仍是传统的公用事业,电价依照成本加毛利核定,新建电厂运营效率低,成本一直居高不下。80年代后,电力定价机制的僵化受到普遍批评。联邦和各州政府开始逐步放松管制,通过有效的竞争使电价下降,为消费者带来福利。市场组织也从发输配售垂直一体化演变为厂网分离。 现在,美国电力行业主要特点有:美国的电力产业组织结构和生产运营随着电力市场化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美国的电力市场化模式是发电领域和售电领域市场化,输电领域共用化。美国电力产品不同环节的价格大部分通过竞争确定,只有输电价格由政府法律确定。 政府管制的放松对美国电力企业影响很大。以安然公司破产为代表,在安然宣布破产前半年,电力公司市场价值的损失已积累到1200亿美元,安然破产后,美国电力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又跌690亿美元。员工的收入与公司绩效直接挂钩。也有部分具有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的电力公司在新的市场环境中取得成功。 俄罗斯国家控制传输网络 职工工资高于最低标准1.9倍 俄罗斯电力体制改革始于1992年,政府决定用10年的时间进行非垄断化改革。俄电力系统“一夜之间”由国家所有制转变成股份制,成立了俄罗斯统一电力公司。 由于传统体制所保留的收费价格非常低,电力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政府再次决定开放电力市场,引进竞争机制,吸引私人投资。经过多次讨论,政府决定保持对传输网络的绝对控制,停止干预电价,发电公司间实现竞价上网。2002年10月,俄罗斯议会通过一揽子电力改革方案,在2005年建立以竞争为原则的统一电力批发市场,完成电力结构改革。 2001年底以来,俄罗斯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上涨,电力等平均提价大约35%,人员工资等企业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2005年,电力行业职工与工业、天然气和自来水、运输和邮电业、管理和建筑行业的职工工资平均水平相近,高出最低生活费1.9倍。 日本10年内电价降27% 职工收入与平均工资持平 日本是惟一一个9种电力体制并存(不含冲绳县)的国家,也是仅有的60Hz和50Hz两种电网系统同时存在的国家,电力价格在国际上算是相当高的。 日本一直实行各电力公司分地区发输配售垂直一体化体制,电力公司全部为私有(民营)企业。1995年,日本开始引入独立发电企业,2000年开始分三级逐级开放大用户,到目前为止,除家庭用户以外,所有大用户都可自由选择供电商。通过改革,10年内用户电价降低了27%,电力企业的收益率也有所提高。而电力行业职工的收入也在从垄断走向竞争的过程中逐渐与日本平均工资水平持平。 目前,日本正在推进电力零售的部分自由化,促进竞争,消除浪费。 综合来看,日本电力工业发展历史背景与中国有相似之处,值得研究借鉴,再结合欧美等地区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中国电力行业应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摆脱“寄生”状态,真正转向“市场”,消除垄断行业工资过高的畸形现象。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