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麦德龙在北京的第一家商场——万泉河商场终于开业了,此时,距离麦德龙计划进京的时间,已经整整推迟了6年
7月,麦德龙在北京的第一家商场——万泉河商场终于开业了,此时,距离麦德龙原计划进京的时间,已经整整推迟了6年。 这时候的麦德龙已经不再坚持他们店面的自有产权,而是租赁商业物业了。
1.2米以下的儿童禁止进入,所有店面是自有产权,严格的会员制……作为世界第三大零售商,德国麦德龙集团(下称麦德龙)留给中国人的印象刻板而固执,这个以“现购自运”方式在全球创造了500亿欧元销售额的大家伙,在中国,却远不像它的欧洲邻居家乐福那样善于入乡随俗。
但面对高速发展和竞争惨烈的中国市场,麦德龙还能坚持他们的原则吗?
现在看来,德国人正在试图用中国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固执的德国人
麦德龙“现购自运”起源于B2B领域,主要为自己拥有职业或业务的不同类型会员客户提供服务,如中小型零售商、酒店、餐饮业、工厂、企事业单位、政府和团体等。而所谓“现购自运”,就是客户自己选购,用现金支付,用自己的交通工具运走。
麦德龙有自己一套刻板的规矩:1.2米以下的儿童禁止进入;非会员消费者根本不让进门;尽管你不愿意,但你的名字将不得不重复出现在你的每一张收银单上……而40年来,它无论在全球什么地方都是强调拥有自有产权的店面。在中国人看来,麦德龙的这种经营方式,好像不仅是和消费者过不去,甚至它和自己也过不去。
麦德龙的理由很有趣:作为一家大型仓储式商场,需要进行叉车作业,补充货品,而1.2米以下的儿童恰恰是在叉车驾驶员的视觉盲区。
从安全隐患来考虑,这个理由听上去还算合情合理。但麦德龙的“透明”收银单可是让企业尝到了苦果。
“透明”收银单上面详尽地排列着消费者所购商品名称、单价、数量、金额、日期和顾客姓名等。其详细程度甚至连每包卫生纸的卷数都有说明。在欧洲,这种透明方式很受欢迎,可是在中国市场推行起来却有了问题。麦德龙甚至为此事遭遇了金额高达上百万元的退货。
而中国不断上涨的商业地产价格更让一向坚持店铺自有产权的麦德龙尝到苦头。
艰难进京路
在麦德龙中国区总裁杜哲思看来,能够进入北京市场颇费艰辛。要在北京寻找一个既符合自身“现购自运”业务特点,又价格合理的地块,已经越来越困难了。他们不得不面临比6年前竞争激烈数倍的市场。从这点上说,麦德龙的确来晚了。
1995年就和上海锦江集团成立合资公司的麦德龙,在2003年之前,其开店目标主要放在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东部地区。到2003年已经拥有了18家门店。但当家乐福、沃尔玛在广州、北京等地频频开店之时,麦德龙却迟迟未有动静。
2003年之前,麦德龙没有进入北京、广州这南北两大商业重镇,主要原因是和其同门兄弟万客隆的一纸协议。
和麦德龙一样,来自荷兰的万客隆也是以批发为主营业务的会员制仓储超市,其客户目标多为单位、企业法人、小零售商等,并不对个人开放。1998年,万客隆在欧洲地区的业务被麦德龙集团收购,成为集团旗下一个品牌。
但在亚洲地区,包括在中国,麦德龙和万客隆还是完全独立运营的两家公司。当时收购双方曾有协定,在开拓中国市场时,麦德龙不再进入万客隆进入过的城市。万客隆在进入中国后,先后在广州、南海、汕头、北京开了7家店。在2003年同万客隆的合同到期之前,麦德龙只有绕道而行。
只买不租
在麦德龙四十多年的开店历史上,一直奉行的是自有产权店面原则,也就是说,麦德龙所有的商业物业都是只买不租。从最早在上海开始的第一家店,到2004年之前,麦德龙都是坚持这一原则。
和万客隆的协议让麦德龙错过了以购买物业模式进入北京、深圳等城市的最佳时机。而随着中国商业地产价格的不断抬高,麦德龙在北京并不能找到适合购买的物业。按照杜哲思的说法,麦德龙寻求的是长期、合理的投资,要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这也使得麦德龙寻地之旅变得艰难。
从2001年开始,麦德龙就已经开始在北京寻地。2002年麦德龙在北京成立了华北区的区域总部,短短的两年中,麦德龙先后选地二十多处,目标多为北三环、四环等交通便利处。
而在2003年和万客隆的协议到期后,麦德龙几乎已经和中坤集团投资的大钟寺国际商业广场达成协议,麦德龙当时计划拿出8000万美元的总投资。但最终因价格以及其他因素导致谈判失败。
变通的底线
早在2003年,麦德龙集团就曾经对外界表示:未来3至5年内将投资6亿欧元,在华新开40家新店。但在北京店开业前,其在华总门店数量仅有30家。同样,2005年麦德龙在中国的销售额为75.46亿元人民币,而家乐福的销售收入则达到了174亿元人民币。
门店数量并不能决定最终盈利,但麦德龙高层不能忽视在中国加速扩张的重要性。这也使得其摒弃了坚守多年的开店法则。这也是为什么麦德龙会选择了在万泉河租赁这样一个1.4万平米的二层仓库。
从2005年开始,麦德龙在昆明、深圳新开的门店已经采取租赁物业的模式。有专家表示,租赁模式对于处于跑马圈地的中国零售业来说还是比较适合的。在三百多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其中大部分企业选择的是租赁场地。
杜哲思则表示:今后麦德龙将在未来的3到5年内每年在中国新开6到10家商场的目标。至于采取何种模式,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但这已经是麦德龙本土化的底线了。黄忠杰表示,作为麦德龙的核心理念,自助式批发业务和会员制模式不会改变。我们不会向终端消费者开放,这是我们区别于家乐福等传统超市的最大特点。
杜哲思则显得很乐观:我们在北京已经开发了近15万名专业顾客,家乐福、沃尔玛也并不是我们的竞争对手,而是互补的关系。但面对北京市场,会员制的理念是否能被人们接受,坚持透明发票制度,是否会损失部分客户,这些都是摆在麦德龙面前的问题。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