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决定,从2006年8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短短五周之内,这已是央行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此外,自5月以来,央行还分
三次发行了2500亿元定向票据。 由此估算,除定期公开市场操作外,央行将在三个月内回笼资金5500亿元。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央行紧缩政策密度虽频,但其力度仍显温和。最新数据显示,6月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3.1%,尽管同比降低0.6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降低1.12个百分点,但比上月高出0.58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今年以来该数字首次反转走高,尽管幅度不大,但可看出银行流动性并未受到很大影响。
中国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往往因为传导环节不畅而差强人意。事实上,从2002年8月起,我国货币、信贷增速不断加快,从那时起,央行开始转而采取适度紧缩政策,频繁使用包括公开市场操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乃至窗口指导及其他行政手段等方式,意图遏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但从结果看,虽大体保持了经济平稳增长,但对过热势头,确实也未能实现根本性扭转。
造成这一机制性扭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因来看,随着中国经济不断融入全球体系,整个货币体系的外部性越来越强,其中尤以现行汇率制度下,大量外汇占款所带来的压力为最典型。
我们在上一期的“中国经济时评”中已经表述过这一意思,即,在相当长时间内,这种外部性可以视作中国货币政策的既定条件,因为大量顺差不会出现逆转,汇制改革的空间也不会很大,换言之,寄希望于通过较大幅度的升值来换取货币供应的减少,无非只是西方国家的纸上谈兵而已。
因此,问题的解决仍然要从内部入手。目前,有一派甚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既然其他手段均未取得理想效果,就应果断实行较大幅度的加息。事实上,抛开此建议所涉及的其他问题不谈,仅从传导环节来看,其效果也未必就如设想中那般理想,因为中国的商业银行,其利润基本来自于存贷利差。统计数据表明,如果存款利率不变,贷款利率每向均衡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即提高贷款利率),贷款规模将增长三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不合理的盈利模式下,加息非但不是灵丹妙药,甚至还有适得其反的可能。
更需关注的是,中国的货币市场目前存在着非常不正常的现象,M2/GDP
接近于2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始终存在着流动性偏多的问题,只不过这一“病症”在经济紧缩期并不明显,而一旦经济开始过热,便开始显现出其对宏观调控带来的挑战。
商业银行的低效率仍然可以解释为大量流动性积淀的主要原因。回顾历史,由于资源配置失当,当央行意图放松货币时,货币未必能流到应该去的行业和企业;而当央行意图紧缩货币时,货币亦未必能从应该压缩的行业和企业中回笼。这种总量与结构的矛盾,致使市场上积累了大量多余流动性。
虽然造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有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无论如何,商业银行作为整个金融市场的最主要参与者,其对政策的敏感程度和执行能力,直接决定着央行意图能否得到顺利实施。就此而论,我国银行业发展中的实情和现状,既令我们心存疑虑,也让我们充满期待。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