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23日,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公布了《长三角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初稿)》,从经济、社会、资源三个方面,对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作出了综合评价。
城市排序依次为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常州、镇江、南通、绍兴、扬州、泰州、嘉兴、湖州、舟山和台州。 报告认为排序前7位的城市发展比较协调,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
报告同时显示,长三角各个主要城市第二产业的比重明显过大,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已经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16个城市中,舟山、上海、南京三个城市经济结构算是“最合理”。
长三角各城市经济结构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为二产比重过高。在综合评价的“主因子”中,如果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这两个方面的数值较高,则表明经济结构合理,但是研究结果却显示第二产业比重所占的数值为负值,说明经济结构极不合理,二产比重过大。
另外,除了上海、南京和杭州外,其他13个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综合评价因素中,至少存在一个是负值,说明长三角地区大多数城市在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方面存在问题。
此外,有关专家提出警戒,一些城市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走入了一些误区,在我国高城市化率的背后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撤县改区,追求速成做大,规划失控;一些城市大规模拆迁,人为制造住房需求,导致房价扶摇直上;攀比成风,马路动辄80米、100米宽;全国661个大中小城市中,竟有183个城市提出建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3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立中心商务区。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