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扶贫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项"惠农"政策逐步得到落实和重庆市政府大力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据对贫困地区1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的2000个农户抽样调查,2006年上半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1064.9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8.5元,增幅为10.2%,达到两位数的增长;贫困地区农民现金收入第二季度的增长速度快于第一季度2.9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强劲增长对农民增加收入的贡献愈发突出。进入新世纪以来,工资性收入增长对农民增加现金收入的贡献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在2006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增加的现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81.2元,增长18.7%,对农民增加现金收入的贡献率达到82.4%。工资性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受到了政府扶贫开发工作过程中对贫困地区"三基"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的影响。一是在各贫困县大力举办以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和基本素质为目的的培训班并积极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联系稳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二是持续投资建设和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增加了本地务工机会;三是对农业基础产业的大力投入,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提高了本地务工的容量。
    ——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小幅增长对农民现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虽然家庭经营现金收入人均只增加了3.8元,增幅不到1%,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加额对农民增加现金收入的贡献率也只有3.9%,但由于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比重较大,2006年上半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428.7元,占农民现金收入的比重达到40.3%,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小幅增长对农民现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仍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家庭经营现金收入增幅不高,主要是受到了生猪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尽管出售谷物、猪肉数量增加较多,但出售数量增加带来的收入被生猪价格大幅下降造成的收入减少所抵消。2006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比较,因出售谷物、猪肉数量增加而增加的人均现金收入53.9元,因生猪价格下降而减少的人均现金收入达到54.6元。
    ——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对农民增收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到目前为止各种"惠农"政策的落实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隐性方面,即由于国家出台的政策让农民少支出从而相应地使农民增加收入的一种形式。2006年上半年与上年比较,除了免除农业税的政策得到进一步巩固,农民不必象以前一样年年都要交纳人均几十元的支出以外,今年初开始出台的免除农村小学和初中学生的学杂费政策让农民在这方面的现金支出从上年的人均支出66.1元减少到今年的33.7元,减少额达到32.4元,减幅为49.0%。农民在学杂费方面减少了本应该的支出相应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对贫困地区农民现金收入的较快增长不应过于乐观。有三个方面的理由:一是支撑贫困地区农民保持快速增长的动力不足。最先从渝东北地区出现的干旱天气已经扩大到全市大部分地区,将使下半年农产品产量和出售量受到影响;近半月以来,生猪价格虽然有所回升,但价格水平仍然偏低,要回升到去年同期的价格水平或者高于去年同期的价格水平在近几个月内仍然较难。二是与全市农民现金收入的差距呈扩大趋势。贫困地区农民现金收入占全市农民平均水平的比重从2001年上半年的74.9%变为2006年上半年的72.3%,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2001年上半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与全市农民平均水平的差距为205.0元,到2006年上半年这一差距达到407.7元,差距扩大了202.7元。三是从新世纪开始以来的情况来看,与上年同期比较,2006年上半年贫困地区农民现金收入增长速度只处于中下水平位置。比2006年上半年现金收入增长速度低的年份,只有2001年和2003年上半年;特别是在2004年上半年以来的三个年份中,2006年上半年现金收入增长速度是最低的,分别比2005年和2004年上半年低4.1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