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迹象表明,中国家电企业可以安心感受国际化并购之后的那种喜悦。
亏损,还是亏损。除了当初“蛇吞象”的并购方式给国人带来的惊喜和自豪感以外,联想、TCL们似乎还交不出一份像样的答卷。
“TCL走出去的方向是正确的。 ”TCL集团总裁李东生如是说。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也称,“总体来说,联想的国际化道路还是按我们的预想在走。”
只是从短期来看,国际化并购的方式似乎并没有为企业发展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
也许,这只是阵痛。
亏损之路
中国家电企业的国际化并购之路,是绝对不可能绕开TCL和联想的。
2004年1月TCL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共同成立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2004年4月,TCL又并购了阿尔卡特移动电话业务;同年12月,联想收购IBM个人PC业务。
其实,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可以有多种选择。有的如海尔、华为,选择内部成长,也就是靠自己,在海外建立生产制造基地;也有的如格兰仕、美的、长虹,通过与其他战略伙伴合作,借助他们的力量,来销售、生产、研发,来共同拓展市场。而TCL和联想所走的并购之路,则是最能在短时间内提升自己,加速“走出去”步伐的途径。
在完成跨国并购之后,TCL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彩电业务以及全球领先规模的移动电话业务,而联想年销售额将达到13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戴尔和惠普的全球第三大PC厂商。
然而,短暂的兴奋之后,TCL和联想却始终无法找到让企业迅速盈利的方法。
7月11日,TCL对媒体称,因对欧洲市场平板电视快速增长预估不足,预料今年前6个月综合业绩将远逊于预期,并可能造成重大亏损。而2004年TCL合并了法国汤姆逊的彩电业务后,合资成立的TTE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李东生原来喊出的18个月扭亏的豪言早已经过了时间表。
同样,7月21日联想发布了第四财季财务报告,第四财季综合营业额为24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7%,但净利润方面则出现了9.03亿港元的亏损,整个财年净利同比下跌了85%。而在此前发布的2005财年业绩,全年1.7324亿港元(2220万美元)的净利润比2004财年下滑了84.5%。杨元庆则终于说出了一句话:联想要实现盈利健康增长还需要3-5年。
亏损之因
为什么会亏损?包括李东生在内,一批关心中国家电企业发展的人都在反思国际化并购后带来的阵痛。
李东生曾这样提醒后来人:“跨国并购前期的调研和分析非常重要,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有足够估计,不要急于求成。对自身能力要有客观评估,不要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项目。因此,需要借助有经验的咨询机构,虽然有相应的支出,但能够大大降低风险。”
他的反思是针对TCL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时,没有请专业公司做调研而言的。由于认为阿尔卡特手机公司不到1000人,而且没有工厂,只有研发和营销体系,因此TCL就自己设计了收购方案。虽然省了几百万欧元咨询费,但并购后仅2004年第四季度就出现了3000万欧元亏损,省了小钱却交了大学费。
然而,仅有充分地调研和分析也无法回避中国家电企业的现实问题。“这种兼并重组只是一种简单的兼并重组,不
能解决实质的问题,因为它不能实质上解决企业所面临的管理问题、人员素质的提高问题。”中国家电协会副理事长刘福中告诉记者。
而著名的财经评论家水皮也有同感。“中国的家电企业在国内都被惯坏了,还不完全具备跨国经营的能力。”在他看来,TCL、联想等家电企业往往受地方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的扶植,因此一直生活在备受“溺爱”的环境里面。同时中国的市场环境还不成熟,在这种环境熏陶下的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时候,对市场的理解尚属浅薄。
一个“著名”的笑话是,李东生去法国出差时,下午五六点钟打电话找当地
的管理人员开会,但发现根本找不到人。他很纳闷,在中国,公司的管理人员是365天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的。“企业在管理上没有达到一个层次,主要表现就是对当地的人文历史了解不充分。”刘福中指出。
除了文化融合方面的困难,国际化人才的欠缺也是中国家电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飞利浦人力资源管理教授杨国安曾表示,“有没有全球化的人才就是说全球化人才的能力有没有提升。”而TCL、联想的国际化人才的人力储备在水皮看来也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没有明显的优势,凭什么吸引那些高级人
才加盟进来。”
这也引起了另外一个话题,在中国企业高喊走出去,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的过程中,企业在研发、管理方面的能力并没有显著的提高,在国内尚不完善的市场竞争中还没有明显的问题,然而一旦走出去以后,就暴露无遗。对此,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 TO研究院李计广博士告诉本报记者:“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企业的实力不够强、并不是国际上的限制。自身实力不强表现在自主知识产权上,自主开发的比较少。”
阵痛之后
无论如何,走出去已经是一个不可
阻挡的潮流,对于业已成熟的家电行业来说,走出去似乎也只是早晚问题。
“一个企业做到200多亿元的销售额,占到国内市场份额近三成,到了这时候企业的发展就算是碰到了天花板了,下一步究竟是走国际化还是多元化肯定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曾经这样表示。而李东生则认为:“国际化是中国消费电子企业持续成长的必由之路,成功的企业都是国际化企业。”
在阵痛之后,给TCL们带来的也许是更加丰硕的果实。
李东生曾经表示:“去年公司遭遇挫折和战略性亏损,但仍然证明了TCL国际化战略的选择是正确的。”他所提供的佐证是,TCL彩电已经取得了全球销售数量第一的市场地位;国际重组促进TCL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TCL亦主动对集团管理架构进行了重组调整,提高了集团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率;TCL集团旗下彩电、手机、电脑和家电等主营业务协同作战的思路更加明晰,更能主动地适应国际化发展要求。
联想副总裁蓝烨也在公开场合表示,“2005财年,联想的国际业务扭亏为盈,国内业绩持续增长,实际上对于这一财年的业绩,我们内部的定义是合格的。”
不过毕竟“中国家电行业的国际化还是处于‘走出去的探索阶段’”。在刘福中看来,中国的企业在走出去中,表现出了明显的浮躁。
而在接受采访时,刘福中和水皮都提到了国内市场。“别光想着走出去,对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农村市场就是一个潜在的市场。”刘福中表示。他认为,对比较偏远的农村地区来说,家电产业是很不成熟的,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利润空间。水皮也警告,“别最终失守国内市场。”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