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GDP高增长质疑的背后
在一些地方,“GDP高速增长”不再是一个值得炫耀的成绩。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山东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一公布,就引起多方面的关注和质疑。
据报道,今年上半年,山东的GDP增幅是15.3%。 所辖的17个地级市中,有14个市GDP增幅均在17%以上。外界舆论担心这些地市“高增长蕴藏不健康因素”。从近日山东省人大所审议的“山东省政府关于200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中发现,山东去年能源消耗总量居全国第一位,主要原因是能源结构单一、高能耗行业产能增加快。
在山东省,从省级领导到地方领导,对于省内各地市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也有很多担忧。济宁市上半年经济增长率达到17.4%,市里的一位主要领导就认为该市GDP的高速增长与居民收入的低水平不相称。
对GDP高增长的担心并不是第一次,但如此具体细微地条分缕析却不多见,更少见自身能够迅速地自省。尽管,山东省各地市GDP的高速增长究竟是“稳健列车”的加速度,还是高成本的“磁悬浮”,或是惊险的“过山车”,这些均有待进一步的分析论证,但是,这并不妨碍对多方面声音包括质疑的聆听。
从对GDP过高速度增长的关注和质疑中,能够聆听到什么?
我们听到思想前进的脚步声。一直以来,社会对GDP的认识是在不断地逐步完善和走向理性的。从“GDP崇拜”到“绿色GDP”;从“数字迷信”到“以人为本”;从政绩考核“指挥棒”到淡化GDP的政绩考核标准等等,每一次对GDP认识更新的背后,都伴随着对某种认识误区、某些习惯现象的质疑和讨论。
我们听到对“真相”之门的叩击声。高速增长的GDP背后,地方经济是否存在结构硬伤?有没有以损害群众利益的方式来换取表面的数字精彩?地方政府官员有没有玩“数字游戏”?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入和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我们还听到执政和管理方式的转变。让群众广泛知情、深入讨论,提倡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可以相信,当越来越多的公众声音出现在听证会上,出现在地方人大会议的旁听席上,出现在对地方政府的质询、问责会议上……人们看到一个自信的、有活力的社会正在成长。(郝 洪)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