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丁铭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液态奶生产经营管理的通知》施行已有10个多月了,但市场反应却耐人寻味:一些令人生疑的“糊涂奶”仍充斥货架,而标明“复原乳”的产品却很难看到。 许多消费者对牛奶产品仍有疑虑。
    大企业:我们没必要使用“复原乳”
    “为什么市场上难见标识‘复原乳’的产品?因为我们没必要使用‘复原乳’。”国内几家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这些大企业的理由是:一、现在进口奶粉的价格高于国产原料奶的价格,用进口奶粉还原液态奶的成本高于使用国内原料奶,因此再使用复原奶生产液态奶不划算;二、各大乳品企业已建起了稳定的奶源基地,原料奶不缺乏,没有必要舍近求远;三、《通知》开始生效,没有哪家企业敢“以身试法”。
    大型乳品加工企业的这一说法,得到了中国奶业协会的证实。中国奶业协会负责人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加强了对液态奶市场的监管力度,一些生产“复原乳”的企业开始明确标注,乳品企业在液态奶中添加“复原乳”的行为已得到有效遏制,市场秩序正走向规范,市场原料奶的价格也有所回升。
    近半年里,农业部与质检、工商等部门先后两次组成联合督查组,赴内蒙古、黑龙江等六省区就地方政府对于液态奶的监管、重点液态奶生产企业的生产以及驻厂员工作等情况进行了督查。据悉,农业部将继续加大对液态奶市场的监管力度,配合其他部门对不合格企业进行处理,以保证消费者喝上明白奶、放心奶。
    标识管理是否起作用还要观察
    《通知》实施后,从内蒙古、山西、河北、黑龙江等奶牛养殖主要区域来看,去年下半年企业收购奶农生产的原料奶量比去年上半年有所增加。
    但专家称,这一变化既有政策起作用的因素,也有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奶源供求季节性变化的原因。因为秋季是乳品消费的旺季,也是乳品企业需求的旺季。而此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由于气温低,奶牛产奶量会出现下降。
    专家们说,春节后到今年8月份这段时间,如果奶源的需求继续保持去年秋冬季的“抢奶”势头,说明国家的宏观控制和监督真正起到了作用。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又出现了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奶牛价格大幅度下降。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了解到,当前奶牛的价格由最高时的两万多元一路跌至几千元。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奶牛价格的大幅度下跌,将导致产奶量下降,进而影响对《通知》实施效果的评估。
    消费者:担心“复原乳”成了“变脸奶”
    对于《通知》是否能取得成效,许多消费者心里没底。因为自去年《通知》施行后,市场上的液态奶产品大都“改头换面”,玩起了“变脸术”。至于里面有没有“复原乳”,消费者心中不托底。
    记者近日随便走访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几家超市,看到冷柜里整齐地堆放着标有“佐餐奶”“特浓奶”“浓香奶”“高钙奶”等各种品牌的鲜奶、酸奶、酸酪乳,但没有一种产品标着“复原乳”。
    一位六旬开外的张姓市民说:“我喝了几十年的牛奶,没听说过牛奶还有这么多名堂。昨天买了几盒‘佐餐奶’回家试试,没发现这种奶同以前买的鲜牛奶有什么不一样。”
    那么,这些“变脸奶”是否就是从前的液态奶呢?记者就此询问了一位正在推销“新产品”的推销员,她说:“不知道,厂家就让这么卖!”记者又电话采访了有关厂家,对方回答:“现在的‘新产品’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里面包含了许多高科技成分。绝对是放心奶!”
    中国奶业协会的专家指出,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乳品行业升级发展的桎梏。《通知》能否赢得消费者对乳品质量的信赖,还有赖于建立合理的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监管部门的监察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