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财险、平安产险等多家保险公司“榜上有名”
    本报记者 陈天翔 发自上海
    保险监管报表被认为是保险业监管部门对保险企业有效实施非现场监管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保险公司报送质量并不高,迟报、错报、漏报现象经常发生,直接影响了监管效果。
    昨日,广东保监局向驻粤各保险公司下发材料,通报该省保险监管报表报送情况,包括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天安保险、大地保险、平安产险及合众人寿等多家保险公司被“点名”。
    广东保监局在该份材料中指出,根据相关规定,各保险公司本应该在每一季度的季后12日内向监管局报送上个季度的保险监管报表,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部分保险公司经常迟报,个别保险公司甚至需要多次催促才上报。同时,部分保险公司漏报部分险种数据的问题比较突出——如太平洋财产保险公司将《县域保险指标表》中的“财产险保费”理解为“非车财产险保费”,在今年第二季度的报表漏报了车险业务数据,造成报表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差5亿多元;另外,部分保险公司经常漏填分项或合计项数据,出现分项相加不等于合计项,导致报表数据严重失真。广东保监局已要求各公司重新核对第二季度报送的《县域保险指标表》。
    除上述情况外,广东保监局还在该材料中称,所列举的各保险公司报表数据错报方面的问题也“千奇百怪”:一些保险公司将“累计数”填成“当季数”,有的公司各地市数据加总的数据与上报中国保险统计信息系统(下称“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在上千万元的差异,如天安保险和大地保险等公司。另外,有的保险公司甚至还出现“错报计量单位”的情况,在保险业监管部门下发的报表格式中都明确标注了数据的计量单位“万元”,但仍有公司直接以“元”来填报数据,如合众人寿。
    广东保监局认为,报表报送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是保险公司不重视统计管理工作:负责报表填报人员变动频繁,有的公司在两年时间里,频繁变动报表填报人员,尤其是大地保险,相关人员的变动频度已经超过3次,由于人员频繁变动,交接工作不认真,或者根本就没有进行报表交接,导致新接手的人员不清楚报送报表的具体要求,或者根本不知道要报送报表。另外,有的省级公司只是将各地市上报的数据进行简单汇总,不做任何核对就直接报送监管局,有的省级公司只是粗略核对,导致报表数据计量单位前后不一致、报表前后不平、或与信息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如平安产险和太平洋财产保险等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