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之间的同业对调,引发外界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担忧
【网络版专稿/《财经(相关:理财 证券)》杂志记者 历志钢 付涛】8月2日,上海银行宣布,该行董事长傅建华将离任。消息人士称,他的下一个职位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下称浦发行)行长。 原上海银行行长陈辛将升任上海银行董事长。
自去年原浦发行董事长张广生退休、原行长金运升任董事长后,因未有合适人选,浦发行行长职位一直由金运兼任。
1951年出生的傅建华在建设银行工作20年后,1997年起,先后任上海银行行长、董事长。1999年,在傅建华主导下,上海银行先后引入战略股东——国际金融公司(IFC)和汇丰银行,成为中国近年来引入外资的首家商业银行。至2005年,上海银行已发展成为沪上第四大银行,存贷款余额仅次于工行、建行、交行,各项财务指标在全国10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中拔得头筹。
1955年出生的陈辛,在任上海银行行长前,曾任浦发行副行长。
上述调动,只是上海金融系统近期人事变动的一部分。8月2日,太平洋保险公司(下称太保)内部正式宣布董事长王国良离职。王将调任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党建督察员,并提名为上海仪电控股集团监事会主席。
太保董事长一职将由来自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的高国富接任。高国富1956年出生,曾任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公司总经理、上海万国证券代总裁、上海久事公司总经理,现任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党委书记兼总经理等职。
近期上海金融机构高管的频繁变动,使外界颇多猜测。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姜斯宪在有关场合表示,上海市委对全市的干部资源进行统筹和安排,加大了干部跨系统、跨行业的交流力度,是正常的调整。
“行长的任命不是应该是董事会的职责吗?”一家银行的中层员工对这一系列对调深表不解。一些专家也表示了担忧:这些带有强烈行政色彩的任命和对调,仅仅通过董事会“走个程序”,尤其又频繁发生在同业竞争对手之间,这难道不是对现代金融公司治理结构的公然破坏?■
《财经》杂志网络版其他精彩:
广东疾控中心集体受贿案首次开庭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