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瑞法 郎 朗
    南京、广州报道
    与咄咄逼人的黄光裕比起来,苏宁董事长张近东显得很有城府。
    黄表示“要打到和苏宁合并为止”,张默不作声。
    陈晓说:“不能合并创造条件也要合并。”张仍没有太大反应。
    相反,在传出国美收购永乐消息时,他向永乐董事长陈晓这位“老朋友”表示“祝贺”,并不失时机感谢国美“使苏宁少了一个竞争对手”。
    但张近东不会感觉不到越来越近的危险。
    苏宁目前获得国开行8亿元贷款,并紧锣密鼓部署“迁都”的举动均被外界认为将对新国美形成巨大压力。
    “苏宁不愿意打口水仗。”8月3日,经过近一周的约访,张犹豫再三后终于坐到了记者面前,他在谈论黄时用的称呼是“光裕”。
    总裁孙为民可没有张近东那样好脾气,他更直截了当地说:“黄光裕炮制弥天大谎”,“国美自编自导收购闹剧”。
    苏宁股价下跌是暂时的
    《21世纪》:对于国美与永乐的合并,以及苏宁国美近期爆发的口水战你怎么看待?
    张近东:到底谁更咄咄逼人,这个业内是有公论的。以光裕、陈总这样的身份和地位,怎么能对媒体说出那样不负责任的话?作为行业的领导者应该拥有足够的胸怀,而国美最近的言论却没有任何胸襟可言,他们的言论严重伤害了苏宁。
    《21世纪》:黄光裕近日多次表示,“苏宁的股价被资本市场高估”,你如何看待这一说法?
    张近东:我不想对这种说法置评。我可以给你几个数据:2004年苏宁给国家上缴所得税9652万元,2005年上缴所得税17747万元,我们两年合计向国家缴纳所得税2.74亿元。
    国美、永乐2004年和2005年合计缴纳的所得税仅2.1亿元。
    还有一组数据:2004年,苏宁的总资产仅20.5亿元,净资产8.31亿元;但今年6月末,我们的总资产已达70.1亿元,净资产26.2亿元,总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分别为242%和215.28%。苏宁是一家高速成长的企业,股票具有成长性。
    孙为民:股价的高低是由企业的业绩和投资者的价值取向决定的,黄光裕公开向媒体表达这种说法,有失一个企业家的公信力和竞争同行的风范,对苏宁的品牌和声誉造成了相当的影响,我们必须作出回应,并会寻找法律、舆论等各种手段进行自我保护。
    《21世纪》:但苏宁最近的股价持续下跌,甚至跌破了增发价。这是国美永乐合并造成的影响,还是黄光裕最近的言论造成的影响?
    张近东:资本市场合并整合的案例太多,他们的合并对我们不会有大的影响,苏宁的股价下跌只是暂时的。
    投资者有自己心目中的标杆,目前的电器零售市场集中度还不够高,谁都会有机会。简单的资本运作不会改变行业的整体格局。
    “并购苏宁”的传言属挑衅
    《21世纪》:7月21日,国美、永乐重组宣布前,黄光裕和陈晓曾特地前来南京苏宁总部拜会你们。他们的这一举动引起人们的多种猜测,有说法认为黄和陈去南京是为了安抚你们,同时也趁机对你们提出收购的意向,其真实的情况如何?
    张近东:苏宁的实力、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有目共睹,国美永乐合并前,他们的领导人到南京来和我们见面很正常。但我可以肯定地说,没有涉及并购的话我们不惧竞争,我们欢迎竞争,但我们希望良性竞争,公平竞争。
    孙为民:关于“要并购苏宁”的传言纯属无稽之谈,这样说是对苏宁的挑衅,是对并购规律不了解,同时也是对自身不负责任的说法。
    《21世纪》:苏宁的股权结构中,你并不像黄光裕那样有绝对控股的地位,基金机构的作用非常重大,你是否担心国美通过基金机构来完成对苏宁的收购?
    张近东:苏宁目前较为分散的资本结构表面上看起来是存在其他方式收购的可能的,但是国美没有收购苏宁的能力,无论他们通过哪种方式都做不到,因为流通股东对苏宁的信心是很足的,他们中间很多都是3年、5年乃至10年的长期投资,我们对他们的坚持充满信心。
    目前没有合并大中的行动
    《21世纪》:苏宁是否会并购大中,以抗衡国美永乐?
    孙为民:我们目前没有合并大中的行动,这是关心苏宁的人们为苏宁支的招。苏宁从来不排斥资本并购手段,但是我们在采取这些手段和方式的时候,一定会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与我们合作的对象所在的企业员工,他们创业的价值一定要得到体现;第二,一旦我们做这件事的时候,一定要给投资者带来价值,带来回报。
    《21世纪》:但有人说苏宁在资本并购方面是无力的,你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
    张近东:从企业文化、资产规模到收购能力,苏宁更有能力进行收购。
    我们的净资产要大于国美,企业管理是非家族式的,我们刚刚拿到了国开行的贷款,资金实力也大于同行。我们并非不具备收购能力,只是选择了自身扩张的发展模式。
    我们今年增发募集10亿-12亿元,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就将用于新建100家新店,这样的开店成本要远低于收购成本,国美收购永乐收购的是店面,他们的整合成本将是很高的,而对于苏宁,中国市场提供的空间很大,我们有足够时间和机会去壮大自身。
    从上市来看,苏宁选择的是IPO方式,而国美则通过收购、“借壳上市”,这反映了两种发展思路的不同,显然苏宁更加稳健。如果苏宁做得不好被淘汰了我们无怨无悔,但是目前苏宁在业内有着领先的地位却受到这样带有明显阴谋的攻击,这是不能忍耐的事情。
    目前外资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国内同行却没有任何一家有能力收购苏宁。国美收购永乐后只是表面的风光,永乐要是好的话怎么卖呢?
    其实苏宁无意攻击别人,我们最近发布的消息,如迁都上海、建立四大管理总部、预增100%以上的半年报,这很多都是此前已透露的消息,没有针对国美永乐合并的意思。
    详解结算方式
    《21世纪》:苏宁最近获得了国开行8亿元贷款,这是在什么背景下获得的贷款?苏宁如何使用这些资金?
    孙为民:这与国家商务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签署的一个战略性合作协议有关。根据这份协议,国家开发银行将提供500亿元政策性贷款,支持国内的零售企业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和发展。
    国家开发银行给我们的贷款总额度有90多亿元,其中自筹20多亿元,这些额度最快可以在5年中用完。它们一部分将用于店面的开发购置和物流基地建设。我们计划从现在开始用新建和购置的方式来建立我们长期经营的旗舰店。
    《21世纪》:今年上半年已实现净利润两亿多元。你们的利润来自何处?占用供应商的货款是否你们利润的来源之一?
    孙为民:今年上半年,我们实现销售收入150多亿元,净利润率不到2%,这个水平并不高。
    事实上,现在的产品销售价格是由供应商决定的,尤其品牌商品有自己的价格定位。我们获得的是产品的进销差价和返利。
    我们与厂家的结算有两种方式,一种我们预付款,这部分超过我们交易金额的50%。比如海尔、西门子两个品牌的销售收入占我们白家电销售收入的近50%,摩托罗拉、诺基亚、三星三个品牌的手机销售收入占我们手机销售额的60%以上,这些企业都要求我们预付款。其余产品由我们代销后结算,付款周期也仅7-3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