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凌晨2点,美联储宣布,维持现行基本利率5.25%不变。美联储自2004年以来的17次加息终于暂告一段落。美联储说,未来是否会有进一步紧缩银根动作,视经济数据而定。
上周四,欧洲中央银行宣布加息25个基点,把基准利率提高到3%。 这是自去年12月份以来,欧洲中央银行的连续第四次加息。就在欧洲央行宣布加息的前一天,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也出人意料地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4.75%。同一天,澳大利亚央行将基准利率提高到6%,成为全球主要工业国利率水平第二高的国家。就连长期遭受经济复苏乏力的日本上个月也宣布加息25个基点,放弃了实施了近6年的零利率政策。
美联储此举是暂停加息还是终结了本轮加息周期?此举对全球经济尤其是人民币汇率及货币政策影响如何?为此,昨天本报中国证券网第一演播室邀请了两位专家———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经济学家谭雅玲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丁志杰就上述问题答疑解惑。
本轮加息周期未结束
记者:请问两位,你们认为此次美联储停止加息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暂停?何时可能重启?
谭雅玲:这次停止只是暂停,本轮加息周期并没有结束。我觉得美联储在年内剩下的三次例会上,至少有两次会采取加息的举措。这样,美元的利率在年底可能会达到6%。
我认为主要跟美国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有关。美国第二季度的经济指标增长2.5%,第一季度是5.6%,短期的经济收缩可能是引起这次加息暂停的重要因素。另外,整个金融市场预期心理非常强烈,投机机会非常大,所以美联储此举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防止市场的炒作,而把加息的节奏暂时放缓了。
丁志杰:实际上,20多年来美国的通胀并没有缓解,反而是压力不断。最近很多人认为美元利率在年内可能维持在5.25%的水平,但是我认为年内可能还会有一次加息,预计会在10月份,也就是说美元利率在今年可能保持在5.5%至5.75%之间。
热钱流入不会加速
记者:美联储此次暂停加息,会不会导致热钱卷土重来,加速流入我国呢?
谭雅玲:不见得会加速流入。从外管局统计的数据看,今年2至5月份,外汇储备一直在上升。我自己感觉流入量会大一点,这个预期还是比较强烈的。
从利差本身来看,美元对人民币利率差别还是明显存在的。从现实角度看,中国GDP增速很快,但是结构和宏观调控的压力和矛盾非常大。加上一系列紧缩银根政策的出台,热钱还会继续流入,但流入量不见得如大家想象的那么大。
丁志杰:我总体上赞同谭老师的看法。很早之前国际货币基金就警告说,美联储加息最大的分歧就是来自于新兴市场的国家。美元如果进入高利率强美元的阶段,未来对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的逆转,尤其容易引发金融危机。
2000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增长了一倍,发达国家基本上保持不变,这样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债务性资本的流入,我们应该关注到这样一个风险。从这点来看,短期内中国加息可能对资本的流入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从较长一段时间看,中国也应该关注资本流入的逆转现象。人民币升值压力并非来自利差
记者:两位专家觉得未来美元的走势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会否进一步加大?
丁志杰:从2006年来看,市场预计美联储加息会放缓,总体大家认为2006年美元走弱是一个趋势,从上半年情况来看也是这样的。但是我觉得美元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会走强。
总体来说加息的过程会对汇率起到一个比较强的支撑作用。但从某种角度来看,决定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基础不是美元的利率,而是中国经济的表现。尽管中美的利差在减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但是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不是来自于这个利差。
谭雅玲:美国、欧洲、日本都不希望自己的货币快速升值或者进入一个升值的空间,都希望自己的货币贬值来维持自己的经济发展。我觉得人民币也是这样的。
应逐步放开汇率的浮动区间
记者:这次美元的调整对下一步央行的货币政策有什么样的影响?
谭雅玲:首先,我觉得央行应该在利率自由化上加快步伐,中国可以考虑用利率手段来调节中国经济结构的矛盾。其次,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增加汇率浮动区间,逐渐放开。在汇率和利率搭配之间,更多地是要加快利率的自由化、市场化,在宏观和微观之间进行调节,让市场的手段充分一些,产品多一些。
丁志杰:我还是坚持一个观点:汇率要回归均衡水平。另外,应该通过市场化方式实现人民币的适度升值。从过去一年以来的时间看,人民币小幅适度的升值对中国经济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作用。无论是市场还是管理者应该达成一个共识:如果我们要标本兼治,特别是要解决由于外部失衡导致的内部失衡,应该限动汇率,在这个基础上动利率。
QDII产品获利空间仍然较大
记者:美联储停止加息后,对商业银行推出QDII产品会有什么影响?
谭雅玲:我觉得商业银行推出QDII产品的时机比较好。因为美元产品现在在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利率水平上,这证明它的回报率还是比较好的。
另外,美元仅仅是暂停加息,重启加息的可能性至少在80%以上。因此,QDII产品的获利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但在推出产品的时候,要把风险提示告诉客户。 (责任编辑: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