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一:二字之差提高“含金量”
《城市总体规划》将99年版“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调整提升为“北方经济中心”。经济中心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承担区域金融、贸易以及生产性服务等多种功能,作为区域经济的控制和决策中心,具有强大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城市。 天津历史上就是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城市。从1993年到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9%,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化工等六大优势产业,已成为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三位。同时,天津拥有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和进出口货值最大的海关,已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航运中心和贸易中心。2005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进一步明确“北京是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最近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又确定天津是北方的经济中心,并强调与京津冀地区发展规划相协调,特别是加强与北京在城市功能上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这就进一步明确了京津冀、特别是北京与天津两个城市的分工,进而提升了天津城市的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看,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分别有对区域发展起巨大带动作用的上海、深圳和广州等经济中心城市,我国北方地区也需要一个经济中心城市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天津完全具备了这样的基础和条件。特别是京津城际客运专线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密切天津和北京的经济联系,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两次城市总体规划对天津城市定位的表述虽然只是两个字之差,但变化是很大的,“含金量”是很高的。
调整二:提升天津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
《城市总体规划》将99年版“现代化港口城市”调整提升为“国际港口城市”。现代化港口城市和国际港口城市本质上都是港口城市,所不同的在于“现代化”与“国际”之差。现代化一般是指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完备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国际”则是指一个城市在国际或一定区域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也就是国际化程度。作为国际港口城市,首要条件是要有国际性大港,即具有国际中转和集散功能的现代化港口。早在19世纪60年代,天津就是我国重要的通商口岸。目前,天津港已建成深水大港。200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2.4亿吨,集装箱480万标箱,已成为首都北京和我国华北、西北地区重要出海口。天津港的总吞吐量位居世界综合性港口第九位,航线通达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拥有63条国际集装箱航线,已具备建设国际性港口的基础和条件。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上海、天津、大连等国际航运中心”。本次《城市总体规划》将99年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现代化港口城市”调整提升为“国际港口城市”。这就进一步提升了天津的国际地位和知名度,同时也为今后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更高标准。
调整三:增加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
《城市总体规划》增加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共同趋势。天津的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有着相对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近几年下大力加强了生态环境建设,滨海地区已形成600平方公里的湿地资源,全市累计建成8个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3.67%。从2002年开始,天津用三年时间实施了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程,2005年底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总局的考察验收,成为直辖市中唯一一个被命名的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建设生态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这种情况,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中增加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责任编辑:王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