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3年2月底香港举办“后89中国新艺术展”以来,国际社会还从未如今日一般对中国艺术青眼有加。而中国的文化商人、私人收藏家、富豪们,亦从未像今天这样,在全球掀起一股投资艺术品的狂潮
追捧中国画家
画家林晓6月末应洛杉矶一家画廊的邀请,前往美国进行了3个多星期的写生。 7月26日,回国后的他回忆美国人对他的作品的热衷,感叹不已。
用中国的传统笔墨在宣纸上作画,描绘西方现代社会的景观,林晓称之为一条艰难的“创新”之路,“既不是国画,也不是油画,这样的创作方式并没有得到全世界的普遍认可。”他说。
但是他独特的画作,还是引来了追随者。4个美国当地人对此痴迷,追随他长达半个月之久。他们吃住在一起,往往一幅画还没有作完,美国人就在现场开始争购他的作品。
“我一般不卖素描,但是在他们的恳求下,最后还是不得不卖给他们20多张。”林晓说。
51岁的林晓除了画家身份之外,同时还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此次不是他第一次受邀去美国,2006年的4月和7月份,他已经分别受邀在纽约和洛杉矶办了2场个人画展。之前的2005年9月,他首次在美国办了个人中国画画展。3次画展都给他带来了惊喜,“总计卖出了几十张画。”林晓说。
林晓不仅画国画,也画油画。他的国画的价格在国内市场早已高企,在崇源国际拍卖公司在澳门举办的首场大规模艺术品拍卖会上,他的国画作品《观音像》以218.5万元成交,创下了他个人作品的最高纪录。但是同样大小的画,他的油画拍卖最高纪录是528万元。“油画在国内外售价均远远高于中国画。”林晓说。
跟林晓一样,另一位画家吴欢近日也是刚刚从国外回到北京,仍旧沉浸在“国际形势大好”的兴奋中。
“我走到哪就红到哪。”这句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吴欢对记者说了很多次。
3月底在意大利第11届米兰国际现代和当代艺术展的“意大利中国年”上,他的国画在展会上排在第一位,参展期间买家络绎不绝。4月份在台湾,当地一个私人收藏家一口气定下了他一亿元台币(约2500万人民币)的国画作品。6月份他到日本,其作品受到日本朝野的一致追捧。
吴欢出生于艺术世家。祖父是故宫博物院创始人之一、书画大师吴瀛,父亲是当代著名剧作家吴祖光,母亲是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
吴欢持香港身份证,他的事业基地过去一直在香港,国画的买家也是香港人居多。他的国画作品之所以走出国门,在国际上能得到认可,“家族血统是很重要的原因。”吴欢说。
在国际上走了一圈以后,除了国画的创作,吴欢最近又重拾丢了几十年的油画技术,开始投入油画的创作。主要原因是,油画的发展势头比国画更好。
长期以来中国传统书画在艺术品领域一直是老大,油画对中国来说属于舶来品,油画在中国的历史也就100多年,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中国油画真正被国际上关注,也就是自1993年‘后89中国新艺术展’至今的10多年历史,尤其是这2年发展势头不错。”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尚扬介绍说。尚扬亦是国内知名油画家。
在国际上,从事油画创作的画家人数相对较多,只是近30年以来传统油画不受追捧之后,国际油画家们纷纷转型。但是油画在中国目前仍旧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尤其在中国具有庞大的需求量,相对其他的当代艺术家,例如行为艺术、装饰艺术等,油画艺术家的生存状况显然是要好很多。”尚扬认为。
“中国油画家的东西带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同时又与外国人骨子里的爱好结合起来了,外国人反而很喜欢。”林晓认为,这也是中国油画能打动西方人的原因。他认为,今天的中国油画已经成为世界油画史发展的一部分,不再是无足轻重。
国内著名的艺术品拍卖公司北京嘉宝国际的董事长乔东方认为,一个国家的艺术品的价值与其国力的上升是密不可分的。同时,现在中国艺术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的价值提升,与近两年国内市场的艺术品价格飞速上涨紧密相关。
国内艺术品市场高温
从2003年到2005年年底,中国油画市场价格飙升,令国人叹为观止,其中大部分中国油画家的作品市场价值成倍增长,尤以吴冠中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增幅巨大,带动中青年画家作品的市场拍卖亦屡创天价。
油画过去很少被收藏家认可,曾经经营过油画拍卖的有中国嘉德、北京翰海等众多公司,因为经济效益低,仅中国嘉德一家没有间断。但是自2004年开始,市场形势发生逆转,中国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华辰3家公司共推出5个专场,成交总额达到1.06亿元。2005年中国油画拍卖市场更为红火,中国嘉德、北京荣宝、保利、翰海4家公司共推出7个油画专场,成交油画作品1076件,成交额超过5亿元。
油画市场的“井喷”现象不仅带动了该行业的发展,还带动相关艺术品行业的发展。由于最近有关毛泽东的油画销量火爆,香港集邮总公司准备将毛泽东的油画以纪念币的形式表现出来,8月22日向全球发行8341套这样的纪念币,每套11枚。
香港集邮总公司主席凌锋说,光是这一项投资,他都能轻松赚回500万元。凌锋同时还是香港金币总公司的主席。
国内市场的升温与游资的大量拥入密切相关。“目前,油画市场的商业利润更高。自2003年开始,中国每年有约100亿元的资金投资在艺术品领域,其中油画就是很重要的一块。”2003年成了中国油画市场的转折点,乔东方说,他认为这也是中国油画家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在北京通州区的宋庄,目前已经聚集了至少700位中国当代艺术家,其中画家占大部分。现在,宋庄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家群落,人数胜过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艺术村,例如法国的巴比松,美国的东村,德国的达豪和沃尔普斯韦德。
根据雅昌艺术网公布的数据,到2006年6月18日为止,嘉宝国际2006年成交额达到9188万元,获利颇丰。而国内其他拍卖行的情况同样乐观。但大部分“拍卖公司坐享国内的高额利润,并没有走向国际市场寻求更广阔生存空间的压力和需求。”画家林晓说。
拍卖公司进军海外
乔东方与他的同行不同,他最近的梦想就是去法国办一场推介中国油画的国际拍卖会,让中国拍卖公司走出国门。
2006年3月,乔东方创办的嘉宝国际拍卖公司受意大利官方邀请,参加中国与意大利文化年的特别艺术活动“中国书画展”。他在国外发现,欧洲某些拍卖会上有大量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油画,成交情况良好,但这些艺术家在国内却罕有画作销售。
展览之后,乔东方与欧洲拍卖行进行了接触,最后决定与法国阿卡利尔公司举办联合拍卖会。他将拍卖会预定在2006年11月份。
乔东方之所以具有走向国际市场的信心,除了来源于国内油画市场的“井喷”式发展,这种势头让他看到了中国艺术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未来前景,同时因为国际上兴起了投资当代艺术品的热潮。
自2005年迄今,全球收藏家们掀起了对二次大战之后的当代艺术品集体性的购买狂热。在2005年度的国际艺术品市场中,当代艺术成交金额的增长率已经达到了创记录的28.2%。
当代艺术品是近期国际市场的焦点,而来自中国的艺术品无疑成为其中的亮点。世界两大拍卖行,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2006年3月底在纽约举行的春季亚洲艺术品拍卖会上,中国当代艺术品包揽了成交价格的前3名,独领风骚。四川画家张晓刚的《血缘系列:同志120号》,被新加坡买家以97.92万美元的高价拍走。这一价位被画家尚扬称作是“天价”。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程大利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国力大增,中国的艺术品必然被世界收藏界看好。这位刚刚在德国成功举办过2次国画展的画家深信,中国艺术品成为国际主流是迟早的事情。
“相比国内的井喷式发展,中国艺术品在国际上的发展还只是刚刚起步,远远没有到快速发展的时期,中国艺术品的价值仍旧被国际社会低估,升值空间巨大,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乔东方说。他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将中国优秀的艺术家推介到国外去,而油画家是他推介的重点。除了巴黎,嘉宝国际还计划组织去美国纽约和芝加哥的巡展。
财大气粗的中国买家
而乔东方的主要客户———私人收藏家们却是记者见过的最神秘的群体,他们不愿意透露身份、地位、财富。
刘玉党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流连于各大拍卖会和很多画家的画室,精于研究中国古典艺术和绘画,以“不买赝品、次品”而自豪。记者在他的公寓见到,墙壁上和地板上,摆满了他倾心的某些画家的画作,而每一句他说出来的话,都与这些画家和画作有关。
在他看来,目前中国社会值得投资的领域没有几个,投资艺术品不仅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还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像刘玉党这样的私人收藏家,在中国越来越多。
克里斯蒂和索思比两家号称世界拍卖界顶尖公司的拍卖行,在今年7月中旬轮番举办“中国拍卖专场”,引来了大部分中国买家。而在过去,这2家拍卖行亦吸引来众多来自中国的买家,仅在2005年上半年,克里斯蒂的英国拍卖场涉及中国买家的交易金额是破纪录的9.1亿英镑。
2006年3月底,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大拍卖行在纽约举行的春季亚洲艺术品拍卖会期间,苏富比的首拍主要是拍卖中国当代艺术品,成交额达到1300万美元。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买家是西方人,但是也吸引了30多名中国人参加首拍。他们竞拍都在中上价位,外界评论认为,这说明中国买家才是真正的市场驱动者。
乔东方介绍,嘉宝国际近2年的各类拍卖会上,遇到的主要买家都是中国人,其中投资机构和民营企业家占到一半以上,而在过去,中国艺术品买家主要是私人收藏家和博物馆。
众多的企业家加入到私人收藏家的行列,尤其是江浙一带的私企老板。“他们不懂什么艺术,也没什么鉴赏力,很多人只是有钱。”某业内人士评价说。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众多民营企业家已经把收藏作为投资经营的一个方向和分散经营风险的一种手段。在宁波,投资艺术品金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家就有二三十名之多。在南京,仅房产领域的企业家就至少有二三百名在投资艺术品。
中国买家也经常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一掷千金。2006年6月,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举行英国已故公主玛格丽特私人首饰拍卖。在拍卖中最受瞩目的两款镶钻珠宝首饰“波尔蒂莫王冠”和“装饰艺术项链”被一个来自中国的女收藏者以高出估价近5倍的价格拍走。2006年4月,在香港索思比春季拍卖会上,来自中国的神秘人士以4600万港元竞得清朝乾隆时期的御制金桃皮鞘,同时,还耗资近1500万港元购得乾隆龙袍和打猎甲胄。
他们以投资房地产的热情投资到了中国艺术品领域,必然会改变世界艺术品市场的竞争格局。“10年前中国人还不懂什么叫拍卖,茶余饭后也不谈什么艺术品,但是现在很多中国人天天都在谈论如何投资艺术品。”乔东方说。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