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今年年初的钢材价格大涨,中国钢材产量快速增长,导致了上半年国内国际市场供需矛盾突出。1—6月份,国内钢材产量同比增长25.8%,其中6月份增幅达到32.1%,预计短期内钢材产量增幅不会出现明显下降。 而随着政府宏观调控措施效果的显现,国内钢材需求增长会有所放缓,同时出口增速放缓,因此供需矛盾将进一步突出,供需失衡将对钢材价格产生较大压力。
    7月中旬以来,一些地方的钢材价格开始大幅下跌。在太原的钢材市场上,建材价格为每吨2800—305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吨下降300—600元;板材价格在4200—5300元,环比每吨下降200—600元;型材价格全线下降,每吨3100—335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吨下降100—200元。
    随着个别地方的钢材价格下降,7月份建材平均价格为3237元/吨,与上月相比下降6.68%,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24%;板材平均价格为4873元/吨,与上月相比下降3.93%,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54%;管材平均价格为4890元/吨,与上月相比下降0.93%,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0.23%;型材平均价格为3345元/吨,与上月相比下降2.3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60%。
    与此同时,围绕中国钢材出口的反倾销开始接连不断。上个月,韩国同中钢协磋商,要求中国放慢钢材出口步伐;6月底,印尼反倾销委员会也对来自我国的热轧板卷发起反倾销调查;7月12日又有消息称,泰国也将对我国高碳线材提出反倾销调查。
    其实,这一轮的反倾销源于我国6月份钢材市场的“井喷”现象,因为市场对于“钢材出口退税政策即将做出调整”这条消息的反应。很多贸易商都希望赶在政策出台之前能够多出口,因此造成了6月份钢材净出口的大幅增长。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6月份我国共出口钢材443万吨,同比增长102%;6月份共进口钢材167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33.46%。
    国际钢铁协会预测,今年我国钢材总产量将达到4亿吨,而国内钢材消费总量约为3.56亿吨。银联信分析师认为:如果钢材出口节奏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国际市场将会对我国钢材出口采取更多的抵制措施,这对我国钢材市场的后期运行将产生噩梦般的后果。
    结构性矛盾依然显著存在于我国钢材行业,这种状况说明了我国钢材的进出口在品种结构上差别较大,进口高附加值钢材的比例较高,而出口钢材的附加值存在差距。我国钢材出口没有集中在高附加值的产品上,而更多的鼓励了出口低端产品,这样没能提高我国钢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贾银松多次表示,钢铁产业结构矛盾、低水平扩张的问题十分突出,今后钢铁产业发展方式必须转变。
    7月12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召开了全国冶金系统钢材进出口专题会议,重点对钢材进出口近期面临的形势进行了研究和部署,希望缓解国际市场对我国钢材出口的关注程度。银联信认为,国家会在近期出台一些调整钢材出口退税的政策,这样既是对国际市场做出一个回应,也可以减少日渐增加的钢材出口压力,但对于钢材投资都不是利好的消息。
    对于接下来的钢价走势,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发布预计,8月份钢材价格仍将小幅下降。根据对全国30个省(区、市)主要钢材市场的监测,7月份钢材市场交易价格有所回落,主要钢材品种综合平均价格为4062元/吨,与上月相比下降3.72%,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99%。
    银联信分析:
    目前来看,隐藏在中国钢企中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在产能过剩时,钢铁企业没有能力联合起来减产,这是造成国内钢材行业具有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国内的钢铁厂商忧患意识比较弱。在宏观调控以及出口不利的情况下,钢铁厂商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接下来的危机,它们的过剩产能仍然在释放,甚至还会有一些钢铁企业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钢价下跌只是暂时的,仍然在开足马力生产。
    三大因素导致钢价走低,钢铁行业信贷风险加剧:
    第一,宏观调控效果加强。估计建筑钢材继续下降的空间不是很大。因为生产建筑钢材的厂家很多都属于中小型钢企。在价格下降初期,它们就已迅速减产,从而使得建筑钢材价格下浮空间不是很大。但是,对于板材来说,下半年将会是一个寒冬。钢价会继续下跌的一个首要原因是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陆续到位。下半年各项政策会陆续到位,这很有可能使市场预期受到严重打击。由于经销商普遍担心政府进一步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的发展,将会导致钢材市场需求的进一步萎缩。银联信分析师建议提高对板材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
    第二,出口将会持续减少。由于国外的一些进口商对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期待,他们认为,中国的钢价会继续下跌,因此普遍采取观望态度,而不急于购买,这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压低了国内钢价,造成国内钢企风险上升。
    第三,产能释放仍在继续。对于一些大型钢企来说,不能像中小钢企一样及时掉头,它们的产能还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释放。因此,这部分大型钢企的投资风险仍然很大。(银联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