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铁行业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目标发展的同时,近几年投资过快增长带来的风险也逐步显现,钢铁行业运行中的各类矛盾凸显。
    一是产能扩张过快与需求增幅下降的矛盾。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4%,增速回落3.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1%,增幅回落3.9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23.5%,增幅回落5.2个百分点。钢铁行业和固定资产投资相关性非常高,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降的同时,钢铁行业的产能却极大地释放,一些地方和企业对增加钢铁生产能力、扩大产量的冲动还很强烈。在产能加快释放的同时,国内钢材表观消费在不断回落。经过连续3年钢材表观消费20%以上的高增长后开始回落,到今年上半年下降到15.7%。一增一降,无疑增加了产能扩张的风险和压力。
    二是钢铁产品出口过快增长与资源、能源、运力的矛盾。去年国际市场需求比较旺盛,在国际钢材价格比国内高的环境下,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格局发生了质的变化,今年仍然延续了这种走势,钢材、钢坯出口成倍增长,尽管目前这种趋势有所减缓,但今年钢的增量仍有一半左右用于扩大出口,减少进口。钢铁产品的出口一方面提升了我国钢铁企业的竞争力,缓解了国内产能增加带来的压力,提高了钢铁企业的效益。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是资源、能源短缺的国家,这两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加剧了煤、电、油、运的紧张程度,钢铁这一类初级产品的过快出口不利于缓解这些矛盾。
    三是成本上升与价格波动的矛盾。
    今年以来铁矿石大幅度涨价以及煤电油运价格的上涨加大了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一季度钢铁企业在自身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通过涨价向下游行业转移了成本。但是钢材价格上涨不仅给下游行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也对全国的物价水平产生了压力;同时二季度以来钢材价格的深度下跌,一些品种跌进成本区,不少企业当期的生产经营出现亏损,再次出现钢材价格的大起大落,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钢铁总量和产业结构的矛盾。
    我国目前钢铁总量规模大,但行业集中程度却很低。去年钢产量超过500万吨的企业15家,产量只占全国的45%,200万吨以上的企业43家,产量占全国的74%,比重只比上年提高了0.97和3.66个百分点。众多的中小钢厂无论在资源与能源的利用上,还是在环境保护的能力上都相当低下。尽管近年来钢铁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国产钢材满足国内需要的能力不断提高,但进口钢材仍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品种为主,去年进口钢材中板材占86%左右,说明我国钢铁工业的产业结构层次仍然比较低。
    针对这些突出矛盾,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表示,今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进口铁矿石秩序的治理整顿力度,陆续出台了取消钢坯出口退税、降低钢材出口退税率、停止部分钢铁产品加工贸易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旨在缓解国内资源和煤电油运紧张的供需矛盾,抑制钢材价格的过快增长。同时,也将增加国内钢铁产品资源的供给量,使钢材价格有继续下滑的空间。
    他强调,当前迫切需要按照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确定的方向,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引导促进钢铁行业实现健康有序发展。(经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