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邓中翰
信息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而芯片产业又是信息产业这个皇冠上最耀眼的宝石。科技部部长徐冠华指出,“没有自己的芯片,我们的信息产业大厦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 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让人欣慰和值得期许的是,中国芯片产业这几年获得了众多领域的突破:在中高端芯片领域,龙芯、凤芯的研发进展喜人;在中低端芯片领域,中星微、珠海矩力这两家大型的IC设计公司已经实现大规模生产;在晶圆代工领域,中芯国际的规模扩张没有丝毫缓下来的迹象。
“单点突破”已成为历史,中国芯片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闭环”,芯片产业“生态圈”雏形已成。
记者:您认为科技创新对芯片企业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你认为芯片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邓中翰:芯片产业是典型的智力密集型产业,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遇到过一些问题。一方面,国内芯片设计人才短缺,而人才是所有创新的根本,所以如何找到并培养合适的人是一个问题。
另一方面,很多中国企业即便大力投入研发资金,使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到营业额的很高比例,也与跨国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不在一个数量级。也就是说人才和资金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两座大山,要实现自主创新就必须要跨越。
很多跨国公司已经构建了全球化的研发协作体系,他们一般会进行3到5年甚至更长期的技术研发准备,随着市场需求的演进,率先推出最具前瞻性、最富竞争力的产品,攫取超额利润。他们经常是多国的众多研究机构共同参与研发。相比之下,国内企业大多数处在“单兵作战”局面。
这种差异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是否可以立足企业发展,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教学研究机构等相关利益方的力量,共同建立面向研发乃至整个产业各个环节的“创新链”推动大规模的创新。
这种“创新链”的实践,为中星微电子六年来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动力。这也说明只有整个产业发展良好,产业链中的每个成员才能实现最大化的发展,中国企业才有可能在国际巨头垄断绝大部分技术标准的情况下打开突破口。
南方都市报记者 林憬文
胡伟武:不再8亿衬衫换一飞机
“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回忆龙凤双芯艰难问世过程
胡伟武,我国第一颗自主研发的通用式处理器“龙芯”的总设计师。他和他的团队开创了“龙芯”时代。
必须开发自己的处理器产品
2002年9月,当小名被戏称为“狗剩儿”的龙芯1号处理器正式问世的时候,整个行业为之震动。尽管这只是一枚落后于主流厂商产品很多的产品,但它饱含了中国科学界太多的期望。
“处理器产品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中国要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必须开发自己的处理器产品,”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这样看待龙芯存在的意义。
在业界人士看来,龙芯系列的存在显然是为长远考虑,象征意义在现阶段明显要高于实际意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杨学明说道,“这个东西对我们国家来说,有和没有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话就代表着我们达到了国际水平,尽管我们现在还没什么优势。”但是,问世初期的龙芯面临的一个尴尬是,由于产品面世的周期短,性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仍然不能得到保证,同时技术指标距离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即使政府想扶持,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夜以继日的努力下,龙芯2号2005年也顺利出生。龙芯2号是国家863计划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共同支持的重大项目,采用0.18微米的工艺,实际性能号称相当于英特尔的奔腾4处理器,是龙芯1号实测性能的10-15倍。
紧接着,龙芯的家族成员凤芯也宣布问世。号称龙芯姐妹篇的“凤芯”2号处理器于2005年底对外发布,基于龙芯技术开发出来的凤芯产品专为数字家电产品所设计,市场需求非常巨大。凤芯的问世也宣布了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领域出现了难得的“龙凤呈祥”局面。
龙芯产业化还要有个过程
胡伟武谈起这几年的辛苦百种滋味在心头,他希望外界理解龙芯诞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不易,“我们一群人整天加班加点的,拿的一年工资只是大学同学在国外一个月的薪水。我们这么辛苦的原因就是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孩子,不要再用八亿件衬衫换美国的一架飞机。”目前曙光等公司已经明确表示未来将考虑在高性能计算机中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龙芯系列产品,而其他产业链的一些厂商也纷纷表达了支持的态度。京泰科技推出了基于“龙芯”的网络隔离开关和防火墙;浪潮集团推出了基于“龙芯”的服务器用安全隔离卡;海尔集团推出了基于“龙芯2号”的税控机。在应用方面,基于龙芯CPU的海尔网络计算机已在北京市有关学校和政府部门安装。
总设计师胡伟武还表达了自己的一丝担心,他坦言“目前我们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有关领导和公众对龙芯产业化的期望值过高,我们觉得这需要一个过程,希望外界给予理解。”
本报记者 焦集莹
■背景
“中国芯”全面出击芯片领域
龙芯凤芯在高端领域进展顺利,中星微在中低端领域表现抢眼
“让中国的计算机拥有自己的心脏”一直就是国人的一大梦想。
龙芯、凤芯蓄势待发
2002年,“龙芯1号”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芯”终于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2005年4月,性能可与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媲美的我国首款64位高性能通用CPU“龙芯2号”问世,“龙芯2号”集成了1350万个晶体管,其性能比“龙芯1号”提高了10倍。“龙芯2号”的成本大大低于国外性能相当的CPU.“龙芯2号”的研发成功,一举将国内的芯片水平与世界主流技术差距缩短到两代。
2005年12月1日,“凤芯2号”诞生,“凤芯2号”基于AVS标准(我国自主研发的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同时支持国外流行的H. 264技术,可用于DVD、数字电视、视频监控器和手机等产品。它的推出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支持AVS标准的芯片匮乏问题,有利于破解国外专利高收费之困,大大降低产业制造成本,并将有力地推动国产编解码标准的产业化。
但是,如何打破研发与市场之间的藩篱,一直就是中国研发人员心头的痛。在这方面,龙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早在2002年,中科院计算所、海尔、长城集团等国内七大厂商就组建了“龙芯产业联盟”,以推进龙芯的产业化进程。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李国杰表示,“大企业的参与,可使该产品核心技术的研究发展直接无缝地联系大的应用市场。”2005年4月,江苏梦兰集团与中科院合作,建立“中科梦兰”龙芯产业化基地。现在,该项目已经形成了年产40万套电子产品的生产能力。该集团负责人预计,如果融资方面能够得到保障,今年龙芯产业化计划实现销售4.86亿元,实现利税预计可达4000多万元。
在业界人士看来,龙凤芯系列的存在,显然是为长远考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高级顾问杨学明说道,“这个东西对我们国家来说,有和没有是完全不一样的,有的话就代表着我们达到了国际水平,尽管我们现在还没什么优势。龙凤芯目前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
中星微、矩力气势如虹
与龙芯、凤芯蓄势待发的状况不同,在中低端芯片领域,中星微、珠海矩力的芯片这两年在市场上表现抢眼,成为不折不扣的“黑马”。
中星微电子是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提议和支持下,由多位硅谷博士企业家在北京中关村成立的。
中星微总裁邓中翰告诉记者,通过自主研发,中星微电子公司突破了七大核心技术,申请了400多项国内外技术专利,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数字多媒体SoC芯片技术体系,开发设计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星光”系列数字多媒体芯片,率先将“中国芯”大规模打入国际市场,成功占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60%多的市场份额。
中星微电子已成功地将“星光系列”芯片产品推向了国内外市场,应用于电脑、宽带、移动通讯、信息家电等高速成长的技术领域。其产品已被三星、飞利浦、惠普、富士通、联想等国际知名企业大批量采用。
南方都市报记者 林憬文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