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讯:
7月底至8月初以来,继前期国内油脂市场有限反弹之后,豆油、棕油和菜油等主要油脂价格加速上行,各品种均价纷纷创下近一年来的新高。
其中,棕油现货价格更创下近两年来高点,在油脂市场中扮演着领涨主力的角色。 与此同时,据了解,随着国内油脂整体行情的再度走牛,其它品种如棉油、花生油(包括玉米油)等油脂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跟盘”明显回升。
今年上半年期间,国内油脂市场的持续低迷徘徊,包括相关粕类(尤其是豆粕)价格的持续走低,共同造成油脂厂商的经营、销售面临较长期的亏损压力。
而进入7月份之后,随着国内各地大豆压榨油厂,以及精炼油厂的阶段性停工、限产,结合棕油市场人气鼎沸的“跟盘”暴涨走势,豆油市场也终于出现报复性反弹的大涨行情,连带支撑菜油价格水平近日也涨至新高。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其一,心理市场特征凸显,厂商提价豆油积愿成行。
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国内大豆压榨行业陷入持续低谷,上半年豆粕整体价格的持续大幅走低,对豆油销售迟滞的油厂而言更是“雪上加霜”,部分压榨/精炼油厂出现长达4个月以上的连续亏损,被迫采取停工、限产的阶段性策略。
7月份以来,国内沿海以及东北地区的大豆压榨产能萎缩明显,除少数大型油厂维持低产以外,中小油厂的停工现象较为普遍;此外,由于近期国内进口毛油成本持续高企,小包装(精炼)豆油销量自入夏以来持续转淡,导致精炼油厂对进口毛油的采购量大幅降低,造成各主产区的原油、成品油供应短缺,加上市场对“双节”之前终端备货的利多预期,共同支撑各地豆油行情近期加速上扬。
其二,外部市场全线暴涨,国内棕油价格顺势大幅飙升。
作为完全依赖进口供应的国内棕油市场,其中长期的线性运行基调,与马来西亚棕油现货价格的涨跌波动保持着严格地趋同性,鉴于下半年我国进口棕油到港成本的明显趋升,短期内各地贸易商的相关报价将在高位坚挺整理。
截止到本周三,国内24度精棕油港口现货均价涨至5140元/吨,环比涨幅达到564元/吨。外部市场作为国内棕油行情的“晴雨表”,将继续主导港口贸易商的定价心理。
本周四,受马来西亚棕油期、现货价格隔夜下跌的抑制,国内棕油市场结束持续一周的强劲涨势,各主要港口的贸易商报价冲高后再度回落,华东个别地区的跌幅达到100元/吨,反映出经过前期的持续大涨之后,步入高价区域的国内棕油市场,存在技术面回调的整理趋势,但整体水平短期仍将高企无疑。
其三,近期利空因素出尽,菜油市场跟盘再度反弹。
今年6月份国内新菜油上市以来,终端需求不振、现货价格难涨,以及夏季散油掺兑普遍,包括近年来银根紧缩造成的资金压力,均成为抑制油厂提价菜油产品的主要利空因素。
但与此同时,今年国产菜籽整体收购价格明显高于往年,加上局部地区的菜籽产量明显降低,尤其是在进入8月份之后,菜籽压榨企业将进入整体开工的尾声,仍对前期面临滞涨、滞销阻力的菜油市场带来底部支撑。
上周以来,国内豆油、棕油等油脂价格的明显上涨,给持续沉闷整理的菜油市场提供利多题材,随着前期各地豆油与菜油价格由前期的持续“倒挂”,到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的豆油价格明显高企,无疑再度加重油厂再度提价菜油的心理。
近一周以来,国内四级菜油出厂报价普遍上涨了50元/吨-200元/吨,整体水平创下近一年来的新高,而局部地区菜油市场的成交人气亦有所改善,随着“双节”食油消费高峰的临近,以及局部地区货源偏紧的影响,部分中间商再度入市备货采购。
就国内菜油市场目前的基本面格局来看,多数大中型油厂的菜油库存整体充裕,个别油厂的油罐存量趋于饱和,对局部地区菜油价格的反弹步伐无疑构成阻力。
而与此同时,随着近十几年来国内民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尤其是农村地区菜油消费容量的萎缩,包括精炼豆油、棕油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使得菜油产品(尤其是初榨菜油)逐渐淡出国内食油市场,终端买家对其采购的需求弹性也出现衰减迹象。
不过,进入7月下旬以来,国内菜粕市场的整体销售再度转淡,主要因为各地豆粕价格跌至近年新低,对菜粕产品带来价格上的竞争压力,无疑将继续对油厂定价菜油带来间接支撑,预计短期内菜油价格也将跟随油市“大流”而在高位坚挺整理。
其四,养殖短期难出低谷,间接助升油脂行情涨势
2005年9月至今年6月期间,国内禽畜养殖业步入持续三个季度的低迷亏损期,今年4、5月份甚至出现了养殖户养殖场集中淘汰种猪、种雏的情况。由于动物类蛋白与植物蛋白之间互为替代品,由上可知,随着当前国内动物油脂,以及相关蛋白制品供应总量的同比萎缩,今年“双节”之前植物油市场的整体需求将相应得到提升,这也对近期食油价格的超跌反弹构成支持。
尽管6月下旬以来,国内生猪、禽肉,包括鸡蛋价格,其整体水平均较养殖低迷期明显反弹,但由于夏季猪病高发、人们对动物类能量蛋白的摄入需求减少,加上冻库对肉品的收购积极性仍相对偏弱,使得生猪、禽类养殖业的饲料消耗量增长缓慢。
据了解,7月份期间,国内猪料销量环比增长10%-20%,禽料增幅不足10%,反映出养殖业仍处于缓慢恢复、扭亏为盈的初期,局部出现大幅上扬,这预示着豆粕市场暂难走出近年低位,有可能继续支撑油厂对豆油的定价水平。
不过,应注意地是,随着近期国内禽畜养殖业盈利水平的提高,加上目前仔猪、种禽的价格同比仍相对较低,预计养殖业整体存栏量将稳步增长,蛋白饲料的销售也将季节性好转,这可能再度提振油厂的开工意愿,并由此带来后市国内油价高位振荡的逆市风险。
最后,国际油籽价格高企,支撑国内油市看涨人气。周三,国际原油期价再度强劲走高,NYMEX主力9月原油合约收盘上涨0.90美元/桶,报在每桶75.81美元,2006年初迄今,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上涨了近四分之一。
近期美国CBOT豆油与原油期货走势趋同,主要因为能源危机提振生物柴油产业向好,而豆油、棕油等植物油均是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外部市场短期仍将主导农产品期市的运行基调。
据德国汉堡的行业刊物『油世界』称,2006/07年度全球植物油产量预计达到1.211亿吨,比本年度的预期产量继续提高4%;06/07年度全球的植物油用量预计为1.221亿吨,相比之下,本年度的用量估计为1.145亿吨。
故此,2006/07年度全球植物油期末库存为1190万吨,低于本年度1290万吨的预期库存,将与国际原油期价的持续高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新高,共同对国际油、籽市场带来中期支撑,也将对国内油脂厂商的提价心理构成支撑。
与此同时,当前国内养殖业仍处低速增长阶段,动物类蛋白的市场供应在第四季度才会出现象样地恢复,鉴于豆粕等蛋白饲料价格短期难言大幅反弹,包括“双节”对油脂市场终端备货的季节性提振,都将有助于确立国内油脂价格的高位运行格局。
由此预计,当前国内油脂市场已经脱离近两年来的大底部,中期运行基调仍将趋于高位坚挺,但鉴于终端用户目前的追涨采购异常谨慎,相关进口原料的后期供应整体充裕,包括外部市场的后续走势并不明朗,不排除国内部分地区、部分品种油价滞涨回调的振荡风险。
制作:中华商务网 https://www.chinaccm.com
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述文章内容没有利害关系。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