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过了“一周5只新股申购”后,从8月14日开始的一周中,市场终于迎来了短暂的休整——本周没有新股扩容。
在上一周中,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的资金随同二级市场的降温,出现了骤减趋势。 同时,国航A股即使发行前降低了四成的发行规模,但仍然成为新老划断以来中签率最高的一只股票。
在遭遇网下发行挫折后,国航网上发行共冻结资金430.7亿,网上约5.3%的中签水平,认购股数不足20倍。约5.283万元的申购资金就能确保中上1000股国航,想必也创造了申购新股历史上的又一个记录。
不过,尽管本周没有新股发行,但市场的资金面考验依然严峻。因为新一轮的“小非”(小额限售股上市流通)解禁高峰已经到来。仅8月15日,G中信和G长电可上市交易的总股数就达16.97亿股,总市值达183亿元(以8月11日收盘价算)。
事实上,8月15日,G中信11.87亿股限售股将解禁,而这部分“小非”股东数量有47家之多。可能是担心巨大的套现压力,纵然作为券商股龙头,享受巨大行业增值前景的G中信近阶段调整幅度非常巨大。显然,“小非”解禁的压力已经在盘面上得到体现。
整个8月份,解禁股票将达32只,近34亿股的限售股理论上可以上市。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06年12月31日,将有198家G股的部分限售股解禁,超过102亿股限售股解禁。下半年在新股扩容的同时,“小非”也是对市场资金的一大考验。不过,从此前相继解禁限售股的一些公司来看,各公司股价受到的冲击很小,很少有抛售股份的现象。
8月15日,G中信和G长电以及8月17日G申能的表现值得关注。G申能的解禁数量为43839.63万股,市值约为24亿元,而目前该股流通市值约为54亿元。相比之下,潜在扩容的压力非常巨大,这也是该股尽管业绩优良,但股价难以支撑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经历了连续大跌后,沪深两市大盘的反弹之路还是比较曲折的。本周沪综指如不能攻克20日均线和30日均线所在的1630点至1636点强阻力区,则中期下跌态势就此确认。 (责任编辑:郭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