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乳品安全指标的差距究竟有多大?不比不知道,一比就足以吓一跳。
相关资料显示,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FDA(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就不允许生产及出售抗生素含量超标的乳品,80年代欧洲发达国家也开始纷纷立法限制抗生素,凡在市场上销售的乳品全部要达标;而在我国,“有抗奶”根据现行乳业国标规定仍然是合格奶。 除了抗生素残留之外,乳品的其他安全指标还包括细菌数(微生物)、体细胞、亚硝酸盐、黄曲霉素等八种。在国际上,如果原料奶中的体细胞数超过50万个/毫升、微生物超过10万个/毫升就会被拒收;但在我国现行原料奶国标中尚无对体细胞数的规定,微生物指标400万个/毫升仍然算是合格,小于50万个/毫升为一级。
我国乳品安全标准和国际接轨究竟难在何处?分析人士认为,就现阶段而言,高昂的检测设备和耗材成本、收购成本以及管理培训等间接成本,是制约企业接轨国际乳品安全标准的主要因素。而在连绵的价格战和原材料、物流等成本上涨的多重夹击下,近年来乳品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已经出现行业性下滑,再加上缺乏国家法律法规的制约,很多企业既无实施“无抗”生产的动力,也缺乏主动推广“无抗奶”的动力。
实际上,如果从生产设备和加工工艺而言,目前中国乳品企业已经和世界的先进水平相差无几。但而真正制约乳品安全的就是原料奶的质量,我国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所喝牛奶的差异在于奶源质量的差异,而奶源质量的高低则与奶牛养殖模式息息相关。中国草原学会副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卢欣石指出,我国牛奶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低,组织化程度低,牛奶质量难以控制,这增加了出现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可能。据悉,我国奶牛养殖牧场只占30%左右,仍以农户散养为主,约占70%左右,平均每户规模仅有2—3头。
专家指出,发达国家奶源模式早已实现“规模化养殖,机械化挤奶”,我国乳业上游发展与其相比虽然有很大差距,但发展方向肯定是要和国际接轨。要实现中国乳品消费全部“无抗”,仅靠部分企业严格自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国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修改滞后的国家标准,同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促使我国奶牛养殖模式由粗放型向规模化、集约型转变,以确保乳品源头的安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任何一种产品能够独立于世界这个大家庭之外。中国乳业要想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同世界乳业接轨。 (责任编辑:马明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