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TM机取款收取手续费,借记卡收取年费,电话银行收取年费,提前还款收取违约金,到小额账户收取管理年费,跨行查询收费等,目前银行业的收费项目是越来越多。对这些名目繁多的新增收费项目,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笔者认为,收费浪潮是四大国有银行(指工、农、中、建四大行)股份制改造引发的延时性社会效应。在广大消费者的印象里,四大国有银行仍然是具有国有资产单一资产性质的概念,消费者仍然要求其继续提供免费服务。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惯性思维,与其目前的银行业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及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生存环境发生了直面的碰撞。
收费浪潮也在昭示着我国银行业的盈利模式开始转变。从传统的单一追求存贷利差,到目前银行开始盈利结构和方式的调整。这跟我国政府目前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一背景有关,同时也是银行自身在探索着向现代化银行迈进的表现。一直以来,在国内商业银行的盈利结构中,利息收入占据了大部分份额,这和国际上的先进银行如花旗、汇丰等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在它们的收入结构中,非利息收入也即普遍意义上的中间业务收入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加大中间业务收入已经成了国内银行业扩展收入来源、调整收入结构的突破口,也符合国际银行业的发展趋势。
市场经济下的银行是企业,这是人所共知的。作为企业,银行有权力通过优化自己的品种结构、优化选择自己的服务对象、优化配置自己的资源,来改善自己的经营状况;银行的服务收费不过是一种正常的市场化交易行为。
但银行服务收费不能仅仅“一收了之”。在消费者与银行(即买方与卖方)的博弈中,客观上要求银行自身要做到成本精细化核算与管理。此次收费浪潮引发的争议,实际上是我国银行业在股份制改造前长期存在的经营与管理问题的一次暴露,也就是说引发争议是必然的。
客户为银行服务掏腰包的时候,必定会考虑自己购买的服务是否物有所值。客户在付费的同时,必然也对服务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使提供收费服务的银行权责利对等,就必须让客户享受到他们应当享受的权利,否则收费服务就成了一种垄断行为。为此,首先,实行服务收费后,银行必须认真进行成本核算。通过成本核算,将自身的业务做精做细,帮助客户提高理财(相关:证券 财经)水平。其次,银行应进行积极的金融创新,调整现有金融产品结构,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服务项目,既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竞争能力,又能让社会公众充分感受到银行服务带来的便利。
当然,在收费时代到来时,提供服务收费,可以提醒、敦促广大个人储户学会合理配置自己的金融资产和信用资源。对储户来说,银行服务收费意味着私人资产管理成本的增加。规避这种风险的办法有很多,例如关掉不必要的账户、对活期与定期存款实行合理组合、把金融资产尽量集中于一个金融机构、减少异行转账的机会等。而调整自己的银行账户构成、合理配置私人金融资产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理由,这就是实现个人信用资源的累积。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消费者维权意识的自觉性也在提高,此次收费浪潮引发的争议,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认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持科学的发展观对待我国银行业不断深化改革过程中引发的社会问题。
此外,此次收费风波对于银行和消费者都是一次认真思考我国银行业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与现象的机会。银行和消费者在这场博弈中,会对目前银行业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消费者也应该考虑如何调整消费理念。在能否接受以及如何接受等问题上,这是一个过程问题。但很明显的是,不能否定银行业自身寻求改革这一正确做法,更不能依此将问题泛化为阻碍深化改革的理由。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