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研究指出,近期的“小非”解禁压力主要体现在8月份,8月不仅解禁股数较多,而且中信、申能、上汽等大盘股的解禁主要集中在这个月份。但中信并不认为“小非”一定会对市场造成很大压力。
15日起,以G中信(行情 - 留言)和G长电(行情 - 留言)非流通股解禁为标志,“小非”解禁正式掀起大浪。 而整个8月将有31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共需资金339.68亿元。
据了解,明日解禁的G中信限售股为11.87亿股,相当于G中信全部股本的47.88%,所需资金177.36亿元。它也是导致金融行业成为解禁最多的行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公用事业紧跟其后成为第二大解禁行业,解禁股数约为11.53亿股,约合69.56亿元。这主要是G长电的解禁导致的,G长电解禁股数为5.23亿股,相当于G长电全部股本的6.37%,所需资金约34.8亿元。两家解禁的所需累计资金约为212亿,分别是今年第一和第三大解禁股票。
今年6月19日,首家完成股改的G三一(行情 - 留言)非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部分限售股票开始流通,从而拉开了“小非”转流通的序幕。根据股改规定,股改完成12个月以后,G股限售股持有比例在5%以下的持有人将可以自由抛售股票,同时持股5%以上的限售股持有人可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5%;股改完成24个月以后,持股5%以上的限售股持有人可累计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10%;此后限售股全部解冻。
根据中信证券发布的策略研究报告,今年8月、10月、11月和12月是“小非”的流通高峰,解禁的家数分别为31家、27家、70家和64家,所需的减持资金(假定全部减持解禁部分)分别为339亿、104亿、145亿和168亿。据分析,8月份解禁的家数并非最多,但所需资金最多的主要原因是15日G中信的“小非”转流通。
限售股解禁,市场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抛售的可能性。中信研究报告认为,抛售更可能发生在持股结构较为分散和不存在控制权争夺的公司上,或者是基本面不佳或估值偏高的公司。而明日解禁的G中信持股结构较为分散,不排除会有小额投资者为短期获利,集中抛售的行为。G中信今日开盘为12.50元,报收于12.47元,跌幅为2.43%,换手率为1.11%。自7月28日以来,该股价格一路走低,目前已经跌破5日、10日、20日、30日、60日均线,其中今日的60日均线水平为14.52元。
而G长电的价格也是高开低走,开盘报6.4元,收于6.21元,换手率仅0.5%。
中信研究指出,近期的“小非”解禁压力主要体现在8月份,8月不仅解禁股数较多,而且中信、申能、上汽等大盘股的解禁主要集中在这个月份。但中信并不认为“小非”一定会对市场造成很大压力。一方面,“小非”不会在短期内集中卖出,这不符合“小非”持有人的利益;另一方面,最近2-3个月有300亿以上的新基金处于建仓期,会相应缓和“小非”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责任编辑:吴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