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16日电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3%,显示物价增长低平稳,但不断上涨的水电气、蔬菜水果和汽油等用品价格,令广大居民感受物价涨幅较大。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高级统计师魏贵祥表示,物价指数是13亿人的物价指数,不是某一个人的物价指数;是全国物价水平的平均数,不是某一个地区的物价指数。 这一宏观平均数据,与百姓微观感受之间存在差距是必然的。
魏贵祥指出,国家统计局定期编制并公布的物价指数,是报告期全国各地区、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水平的加权平均数,是一个综合的平均概念。比如蔬菜涨了,粮食落了,出租车服务费涨了,电视、手机价格落了,北京、上海物价涨了,昆明、保定落了,这样一平均物价指数增长就不明显了。物价指数是对全国居民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整体情况的综合描述,与某一个人对某一个地方某种具体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感受不一样是正常的。
居民的个体感受既受到收入高低的影响,也受具体消费项目的影响。如汽油价格上涨,中高收入的有车群体就比较敏感。公共交通车票票价的提高,低收入的乘坐者就比较敏感。汽油涨价,有车人反应强烈,但占整个社会比重不大,一平均对物价指数影响不大。
魏贵祥说 ,在使用总的物价指数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具体物价指数的功能。总的物价指数并不能准确地反映某一种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变动情况。观察某一种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动的情况,不应该简单地与总的物价指数进行比较,而是应该具体看与其相对应的类的物价指数。
比如观察大米、面粉及肉的价格,就应该看食品类的价格指数。如果观察商品房价格的情况,就应该看房地产价格指数中的商品房价格指数,现在人们只是看总的物价指数,而没有学会看分类物价指数,所以产生“不一致”的感觉。
魏贵祥还表示,人们有种误区,一看到某类商品价格高了,就觉得物价指数也应该高。其实,物价指数与价格无关。它只是反映不同时期商品或服务价格变动的相对情况,与价格高低本身没有关系,也不能解决价格高的问题。 (责任编辑:毕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