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扶持企业自主创新不仅投入了更多的资金,而且采取市场招标的方式进行,使扶持资金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经济视点报记者 李传金 实习生 余 强
8月11日,一则消息让人耳目一新。
河南省扶持企业自主创新,不但加大了资金投入,而且尝试了市场化的扶持方式:新增2000万元的扶持资金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5家创新实力雄厚的企业中标。
由往年的企业逐级申报获得扶持资金,到目前的公开招标获取扶持资金,政府在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上,不仅注重了扶持方式的创新,更看重的是扶持导向的风向标意义。
创新扶持方式
为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河南省政府可谓勉力而为。
早在1999年,河南省政府就决定每年从省财政中安排5000万元设立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贴息资金。从2005年起,又安排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1000万元。
今年,政府再次增加2000万元资金用于扶持企业自主创新。
扶持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已成为河南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中的一个导向。
这缘于现实的抉择。
近年来,河南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与全国相比,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特别是资源开发型产业比重大、产业同类化和同质化问题严重,结构性矛盾已成为制约河南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前不久,河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局公布的一组数据触目惊心:河南99%的工业企业至今还是零专利,一半以上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
而从2004年《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记者看到,对列入高新区创新资金支持的项目,政府按一般、重点、重大三个层次分类立项管理,支持额度从3万元到100万元不等。据了解,仅一个高新区,每年的扶持企业就达五六十家之多。
这种撒胡椒面式的扶持,看似让大多数企业受惠,但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成效并不突出。
同时,企业逐级申请扶持资金,还会造成企业成本增加,行政效率降低。
为此,河南省政府决定尝试以招标方式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共确定了硅材料制备技术、超硬材料制品、多功能腈纶改性纤维系列产品、全断面掘进机、高速铁路供电自动化系统5个领域,共有10家企业参与公开招标。最终,洛阳中硅高科、黄河实业集团、许继集团、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和中信重机公司5家企业中标。
风向标导向
显然,这种扶持方式的创新,绝不是走市场化道路,获得技术操作上的成功样本,更大的意义,则体现在它的风向标导向。
出席招标会项目签字仪式的河南省副省长史济春表示,公开招标使得有限资金真正用在了“刀刃”上。
用于“刀刃”上的意义就在于,集中了扶持资金,集中了优势项目,更是指明了扶持方向。
《办法》对创新资金的支持对象界定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同时符合国家、省、市及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技术含量较高,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有较大的潜在市场容量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有望形成新兴产业。
河南省发改委高新处一位负责人表示,在这次招标中,政府首先选定了在这些指导产业中河南具有比较优势的项目,这就等于为政府扶持企业走自主创新之路指明了方向。
据介绍,这5个招标的项目,从行业发展来看,都具有前瞻性。投产后,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与潜在的经济效益。
如此看来,政府此举不仅增加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更成为企业自主创新的风向标。企业该如何搞自主创新,首先要看政府的扶持方向。 (责任编辑:单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