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医药生产、销售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出口形势继续向好,利润增幅较一季度有所回升,但仍不理想。
    一、 基本运行情况
    1、生产、销售保持快速增长
    生产:医药工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510.90亿元,同比增长19.47%,新产品产值346.77亿元,同比增长20.37%。 累计完成化学原料药生产74.85万吨,同比增长25.8 %,中成药44.91万吨,同比增长13.8%。
    其中,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中药饮片、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和生物生化制品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105.93、101.40、201.15和195.80亿元,同比增长39.71%、32.14%、28.02%和24.27%,保持20%以上较快增速;化学原料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5.03亿元,同比增长19.29%,略低于行业整体平均水平;化学药物制剂和中成药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627.99和491.38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5.20%和15.75%,低于整体行业平均水平。
    销售:全行业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349.97亿元,同比增长19.84%。其中,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中药饮片、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生物生化制品和化学原料药制造业分别完成销售产值103.75、94.36、191.25、181.82和586.19亿元,同比增长43.67%、33.18%、25.27%、25.25%和20.06%,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化学药物制剂和中成药2个分行业分别完成销售产值675.91和516.69亿元,同比增幅仅为16.22%和14.78%,落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产销率:医药工业整体产销率为93.59%,比上年同期高了0.29个百分点。其中,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化学药物制剂、中药饮片加工、生物生化制品制造和化学原料药制造5个分行业的产销情况较好,产销率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了2.70、0.82、0.73、0.73和0.61个百分点,分别达到97.94%、93.43%、93.06%、92.86%和95.41%;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和中成药两个分行业的产销率为95.08%和90.84%,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9和0.77个百分点,产销形势不容乐观。
    2、医药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势
    全行业累计完成出口交货值295.32亿元,同比增长23.87%。化学原料药和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作为医药出口的两大产品领域,分别完成出口交货值147.66和64.92亿元,同比增长21.71%和31.60%,继续保持较快增势;生物生化制品出口交货值为32.14亿元,同比增长39.11%;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14.33亿元,同比增长40.05%;中成药完成出口交货值13.15亿元,同比增长17.79%,与一季度82.8%的高幅增长相比,出口增势有所减缓;中药饮片完成出口交货值4.45亿元,同比增长为18.61%;化学药物制剂完成出口交货值25.65亿元,同比增长为9.48%。
    3、利润增幅较缓,处于历史低位
    图1 2006年上半年医药工业利润增幅变化趋势
    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80.91亿元, 同比增长为7.65%,比上年平均水平仍低10.6个百分点,处于历史低位,但与今年一季度相比提高了1.3个百分点,增幅有所回升。
    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实现利润16.8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41.85%,化学原料药、中药饮片、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和生物生化制品分别实现利润总额36.35、3.83、6.94和18.4亿元,增幅分别为19.30%、19.31%、29.24%和22.34%,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中成药利润总额分别为45.36亿元,同比增幅仅为1.05%;化学药物制剂利润总额仅为53.15亿元,同比下降7.03%,受此影响全行业利润增势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本期全行业亏损面为26.64%,累计亏损额为21.74亿元,同比增长20.58%,与一季度相比,亏损企业数量有所减少,累计亏损额同比增幅也稍有减缓。
    二、 存在问题
    2006年是医药改革深入进行的关键一年,为了遏制长期以来的药价虚高,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我国在医药购销领域开展了广泛的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又一批药品降价,全面实施药品分类管理、规范药品名称管理、取消“一药多名”、实施通用名处方制度等一系列医药改革政策先后出台实施,在上游原辅材料、水电煤运价格普遍上涨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开工不足、成本费用持续增加、化学药物制剂和中成药两个成品药领域效益增幅下滑是本期出现的突出问题。具体表现为:
    1、上游成本持续高位,开工不足费用上升
    自2003年底以来,水、电、煤、汽等上游生产要素持续处于较高的价格水平,医药生产成本也相应提高,医药工业成本费用的增长幅度一直领先于业务收入水平的增长。本期医药工业业务成本同比增长了22.68%,比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了3.05个百分点。
    为应对各项医药政策出台实施对药品市场产生的冲击,一些企业选择以产定销的经营策略,规避市场风险,因此尽管整体行业和大部分分行业的产销情况比上年同期有所好转,但由于开工率不足,巨大的产能空置使得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成本摊消压力增大。虽然一些医药企业在上一轮GMP认证中生存下来,但在目前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下,由于自身产品、技术开发能力有限,营销方式、管理水平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将再次面临新的生存危机。
    2、原料药、卫生材料领涨,成品药滞后,结构不合理情况加剧
    近年来,化学原料药、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中药饮片加工等低附加值领域在我国医药行业的比重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与2002年末相比,本期化学原料药、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产值比重分别提高了0.80和1.57个百分点,化学药物制剂、中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合计)和生物生化制品比重分别下降了2.22、0.48和0.26个百分点。
|